陈勤学
湖北省天门市竟陵中心学校 湖北省天门市 431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素养的培育。德育教育要求了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师在德育化教学的路程上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加强小学队伍的德育教育建设,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策略探讨
引言:从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学校经常出现重点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忽略学生德育教育的状况。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德育思想培育上寻求到平衡关系,通过对目前德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出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德育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小学德育化教学现状
1.过度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忽视德育教学
从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这种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教育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只需有知识能力的教育,他们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思想品德的培养,而德育教学正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此外,良好的德育思想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学业任务,思想健康、道德水平高尚是保证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前提。从小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塑造乐观、自信的性格。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德育化的教学观念的培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想。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弘扬正能量。
2.德育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从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德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难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生还处于较低的年龄段,对于一些德育思想理解不深入,对德育教育观念没有完整的认识。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理解德育教学的真正内涵,进而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指引,变换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培育学生的德育精神,不断推进学生德育的生活化,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变换教学策略,使德育思想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之后,让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来感受德育的力量,以小见大。德育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思想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联系,并且从其中寻找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德育建设。
3.德育教学内容不完善,质量不高
由于受到重视学业成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小学的德育课程理论知识构建并不完整。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教师在普及德育知识时,教授的内容并不完善,容易造成学生的片面化理解、甚至错误理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完善德育教学理论,从实践出发,培育学生的德育精神。
此外,德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以及健全性格的培育,一些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远离学生们的生活,影响学生对德育思想的理解。还有一些学校,将德育教学作为形式课程,挂名课程等,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德育课程。教师应该将德育教学具体化,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上举例说明、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德育教学,保证德育教学的效果。
二、提升德育化教学的策略
1. 在日常教学中树立学生德育思想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德育思想的贯彻。首先,德育教育可以外化于行,通过引导学生的在校行为,深化学生的德育思想和道德观念。具体来书,学生在校应该尊重教师,团结同学,这些点滴小事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德育教学的内涵。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用思想引领自身行动,促进学生在校园中树立德育思想,通过点滴小事感受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践行德育的教学成果。在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德育的引领,使学生们懂得以礼待人等基本的礼仪道德,推进德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融合,发挥德育教学的
2. 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德育生活化认知
实践化的德育教学将德育思想融入实践教学的活动中,使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德育思想。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在学校评选道德之星等方式树立德育榜样,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发挥榜样的力量,推进学生们将德育精神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可以从具体的社会现象出发,挖掘其德育价值,积极弘扬正能量,促进同学们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中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参观敬老院的爱心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学生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对德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3.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法
小学的德育教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更易理解德育思想。例如,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为学生们宣传德育思想,让学生们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到高尚的品德、可贵的精神,通过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们进行反思和体会,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埋下良好习惯的种子。教师也可以采取举办德育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们将内化于心的德育精神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中。此外,德育教育要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一些学校的德育思想没有反应时代发展进步的特征,不利于学生与时俱进,学习和理解德育精神。教师需要在密切结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推进德育思想的创新、完善。德育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从德育精神的核心去理解和体会,从内心出发理解美好品德的意义。
结束语: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教育需要从小学开始,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师需要转变德育教学的方式,通过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教师应该变换教学策略,与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指导,不断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守恒.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上), 2019(7).
[2]张晶. 当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策略研究[J]. 视界观, 2020, 000(002):P.1-1.
作者简介:
姓名:陈勤学
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竟陵中心学校
邮编 431700
职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