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如何做好自主学习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朱英燕
[导读]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朱英燕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四中学    271103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时,不仅需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讲述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不能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新课标体制下,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学习者变为自主学习者,而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协助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一、高中化学课堂当中的不足
        第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老旧,教师们在课堂当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仅仅以教授给学生知识为目的,但并未注重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当中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机械地进行学习。但是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们的全面提升,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会磨灭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这种枯燥无味的课堂很难调动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们无法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无形当中就会阻碍他们的进步。同时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会限制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化学也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倘若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受到限制,就很难使他们在此方面得到高度的提升。其次,高中化学课堂不够丰富多彩,教师不能够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到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高中化学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在课堂当中只是通过记忆进行学习,教师不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来丰富课堂。课堂环节不够丰富,就会使学生不能在课堂当中得到高度注意力的集中,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发展。最后,教师大多数是以教课为主,并没有注重学生们的参与,在学生们自主探究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倘若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策略将自主探究活动融入到高中的化学课堂上,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但是根据当前高中化学的课堂现状来看,教师在自主探究活动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还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与所学知识,自主查找资料,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非常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此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让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学习保持好奇心。
三、高中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做好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化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化学知识。教师把问题提给小组,只负责提出问题、提供思路,对学生的干预比较少。主要还是小组成员自己去查阅资,学习相关知识,思考提出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规定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要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在课堂结束后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要明确这个课时讨论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和电子转移情况,提出的问题是: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一定要有氧参与反应。学生就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自学,思考,探讨,最后掌握本课知识点。
        (二)明确学习主体,强化自主意识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引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题,自己则扮演好引导者角色,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获取者,将自主去探索知识,将课堂教给学生,鼓励学生间的互动合作,独立思考学习. 此外,在此期间,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关注,当发现他们学习中出现问题时,要进行适当引导,指导他们去改进错误,积累知识和经验.
        如,在讲述“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预习这一内容,去寻找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弄清氮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弄清氮元素单质及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认识氮元素及化合物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点与同学进行分享,我仔细聆听学生的讲解,适时进行补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透彻,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通过创新自主学习模式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际的应用中, 教师要主动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元认知水平。自主性的课堂构建需要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互动,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信息交换和交流,所以,新的评价体系要适应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和基本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在评价方式方法方面进行更多的选择和创新, 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三个方面的评价主体密切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目前自己化学学习情况的认识水平。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学生容易遇到困难,所以,为了避免让他们气馁,教师要多注意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激励性评价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等适当的方式,及时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高中化学教师适当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被激发出来,这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学习的优势方面, 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信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努力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些困难,从而顺利地突破学习中的诸多阻碍,顺利地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增长的目标。所以,高中化学教师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必然要配合着评价方式的变革,更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些才能进一步地提高自主学习模式的效果。
结束语
        高中是重要的学习阶段,化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科目。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做好教学设计,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志强.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3):95-96.
[2]李浪.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0):50.
[3]刘志贵.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33):122.
[4]杨浩.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8(S2):138.
[5]郑凤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8(1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