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钟昌宇
[导读] 初中化学教学是为高中化学教学夯基,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比较简单有趣
        钟昌宇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 572600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为高中化学教学夯基,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比较简单有趣。但对于很多农村学生而言,化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他们所见所闻较少,加上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很多学生缺失了另一个获取化学知识的途径,大部分农村学生相比较与城镇学生化学基础更差一些。本文就立足于乡镇学校化学教学,探讨如何优化化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乡镇学校;探究能力
        引言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科学探究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情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并且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很多乡镇学校的学生在未基础化学这门课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科学实验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缺乏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这也就加大了我们的教学难度,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妨给学生设置情境,多给学生提供探究机会,多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去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设置探究性的教学情境?
如上文提及,乡镇学生化学底子薄弱,对探究性学习活动认知不足,为了提高学生探究欲望,我们不妨尝试设置探究性教学情境,以情入境,以境生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例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向三只盛满二氧化碳的软饮料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石灰水、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到饮料瓶从略变瘪到变瘪比较厉害的过程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实验现象,可设置如下问题情境:①饮料瓶为什么变瘪了?②检验和除去二氧化碳应选择什么试剂?③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是什么?以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探究活动,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又如,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教学内容,但大多数经典实验装置也有不完善之处,比如产生尾气污染环境,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药品消耗量大,这些其实都给学生预留了探究空间。我们大可借助实验,引导学生深层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二、探寻新的探究契机?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这也就意味着探究活动是关键,如何在探究活动中找到契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对于乡镇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主意识薄弱,很少主动去探寻探究契机,教师的引导尤为关键。基于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探寻新的探究契机,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一方面,可以挖掘经典实验中值得探究的内容。

同样以二氧化碳实验实验室制取为例,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残液的成分;导出气体中杂质的成分、除杂的原理和方法;盐酸变化浓度对溶液pH的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经典实验进行创新和改变,让金典实验发挥更大的探究空间,给予学生更多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
另一方,可以将实验意外现象延伸为探究内容。例如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缓慢冒出小气泡的意外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气体,并且探究产生这一意外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也间接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思维
        能力和思维向来都是齐头并进的,发展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发展思维。大部分乡镇学校学生其实更缺乏探究思维,缺乏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独创性,更多适合依赖教师,教师教的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这种思维模式显然不符合新课改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我们也必须注重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注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思维更加发散。这也就需要我们化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打破定势思维。
        例如,什么物质可以在水里面进行燃烧?这一问题探究中,很多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认为这就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为此,我们可将白磷放入试管中,然后注入温水之后,就会发现在试管的底部,白磷就在水里面燃烧起来了。趁着学生的好奇,我们顺势导入白磷性质相关内容,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又让学生意识到思考问题需要结合科学知识,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不能仅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不断探索和发现,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当学生形成如此想法后,自然会更积极主动参与化学探究活动,也会在后续同类问题思考中想得更多、更深,更全面。
        四、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探究能力的习得不是一两日功夫即可,依靠课堂几十分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显然不够。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给了我们很大启示。乡镇学校最佳的教育资源就是生活资源、家庭资源。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也尝试了课外衍拓展活动,将探究活动搬到生活中去,给学生搭建一个更加开放的探究平台,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探究化学,学习化学。
        例如,我们鼓励学生开展了家庭小实验,请学生回家后用小食品袋中的干燥剂配制澄清石灰水,探究雪碧冒出的气体成分;自己动手试一试白醋能不能除掉家里烧水壶、锅上的铁锈;还鼓励学生自制西红柿原电池、小冰箱;探究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探究辨别有毒和无毒塑料的方法......多样化小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更多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发现了化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小结
        一言蔽之,乡镇学校学生虽身受环境限制,但我们不能让其思维也受限制,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乡镇学校教师不仅要加快教学改革创新,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徐秋云,吴梅,张芙蓉.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J].井冈山医专学报,2014(02):26-27.?
[2]刘凤辉.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学子(理论版),2016(03):121.?
[4]孙强.新课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J].快乐阅读旬刊,2013(01):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