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胡海萍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初中英语是初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
        胡海萍
        浙江省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浙江宁波 3158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初中英语是初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初中英语课堂问题设计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充分展示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提问环节,充分反映了一个英语教师是否优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开展完整的英语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基于英语核心学科素质的理念设计一系列有效的英语课堂问题设计,以提高英语课堂的高效过程。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提问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初中教师开始致力于将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理念,规划出课堂有效的提问设计,积极开展初中英语教学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保持热衷的信念,全身心朝着特定的教学目标不断帮助学生培养高效的英语水平。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将教学问题设计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设计出一系列具有科学化的英语教学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高品质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一味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国内相关研究报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许多英语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未能达到创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枯燥,学生自然对英语失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也给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障碍。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保证学生能够自我思考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学习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往往只重视一节课的教学效率,而对学生课外知识的延伸关注相对较少。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一堂课中没有正确掌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限的思维不能给学生带来创新的教学方法,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完全融入课堂过程,同时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缺乏实质性的教学模式,难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快速提升,而事实上,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迫使学生学习“哑巴英语”,导致学生“只会写,不会读,也听不明白”实质上这种普遍的学习现状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完全违背了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有效策略
        首先,我国目前处于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提问环节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机械化的教学习惯。尤其是在实现具体的英语教学时,大大降低了原先英语课堂的计划目标,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提问设计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教师在面对课堂提问时,也只是轻描淡写一概而过。初中英语教师基本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利用合理科学的方案,去对英语教学进行设计。但随着核心英语素养的不断实现以后,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在实现英语教学时,开始制作创新理念的教学手段,不断与当下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特征设计出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问方法。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语言基本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而疏忽了对听、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进行提问时,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思考、分析,加强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巩固学生对的英语认知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较为丰富的课堂情境当作一种提问的辅助方式,让学生对英语问题产生兴趣。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往往只能通过记忆来强行保存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则是需要学生反复进行背诵。

如果记忆依旧对单词很模糊,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单词的理解程度有限,缺乏较为直观的印象。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先解释单词的意思,尤其是一些名词,可以通过图片展览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强化学生单词记忆,这样学生就能有很直观的理解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以便他们能快速有效地掌握单词。
        在以往的传统英语课堂提问中,教师通常具有权威性,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往往应为教师过于严厉,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达到理想化的师生融洽。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充分增添课堂趣味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保障学生学习效率。
        生动课堂,需要强化提问方式,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表达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从而达到感性、直观的教学目的。例如,老师对学生可以接受较为具象化“微笑”“走路”等,单词时,可以巧妙利用课堂活动范围现有的资源,展开模拟教学,在这个模拟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活泼生动,抓住学生的趣味心理,然后在问学生:“我刚做的表情,你能能否猜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进行猜测,自我阐述内心想法,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
        因此,做到了以上的提问效果后,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持续性的深入了解。例如,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图片作为教学素材,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们通过这些图片可以看到什么?”“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并问:“它和我们这次的课程内容有什么关联系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带动学生思维活跃,展开想象力。
        三、英语核心素养与实际生活结合联系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核心知识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将核心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进行有效衔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会注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而忽视了学生课外的学习状况。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自身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帮助学生能够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此外,再利用这种方式,运用所学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通过英语口语提问的形式,教师可以建立沟通的小组形式进行探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即将上课时,老师可以尝试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吃早饭了吗?”“What did you have today?”老师用简单的日常生活案例,来向学生们提问“吃了什么?”。有的学生争先恐后回道:“I had bread today”慢一点的同学会思考单词,再进行回答“Eat the milk”通过这短短的情景对话,为学生增添不少的学习乐趣。因此,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师进行口语交流。等学生回答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解释,纠正其错误,让学生准确掌握单词的含义。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英语批判性思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提问环节,提高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供一定有益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茜,李旋.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166-167+170.
[2]潘晓玲.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9):112.
[3]马明英.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校园英语,2018(28):165.
作者简介:胡海萍,1970年3月,女,汉族,籍贯吉林四平,大学本科,中学一级,初中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