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中心小学 441203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学科,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需要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因为小学生对游戏具有较高的喜爱度。如果在游戏的过程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能够显著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内心的压力且提升了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教学策略
学校教育中增设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开端,而小学生在学习时却存在着不喜爱体育课程学习的现象,因为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着枯燥的学习过程、耗费较大的体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激趣”的效果,并且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到体育知识。由于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度较高,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本节课体育知识的学习,以下内容针对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游戏教学法是指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由于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其他学科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可应用此种教学方法。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后,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因为教学过程通过游戏教学法提升了趣味化,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进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体育课程学习中。另外,体育教师将课程内容融入游戏中,在学生玩游戏时即可掌握体育项目的要领,并且通过游戏反复性的练习,进而在有效完成本节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掌握了体育课程的知识点并提升了身体素质,达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体育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后,确实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但是也同时存在着未达到教学效果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游戏教学法应用不当导致的。因此,体育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一是科学性。教师在运用游戏体育教学策略时需要保证游戏活动达到科学性的效果,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游戏活动可以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科学且合理的游戏活动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去适应体育课程,这不只是体育教师需要拥有的素质,也是小学体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二是安全性。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经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保证活动过程达到安全性的要求,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游戏坚决不能引入教学中。三是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安排相适宜的游戏活动,避免过重的运动过程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失去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三、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一)在准备活动中开展游戏活动
在体育课程开展之前需要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开展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因动作激烈而发生机体损伤,比如手腕与脚腕等。
以往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在教师带有节奏的指令下开展准备活动,由于缺乏趣味性,小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并且活动的力度也未达到标准要求,准备活动的效果不佳,对小学生后续运动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准备活动时,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能够将动作力度做到位,发挥出准备活动的作用。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传授学生“跑”的体育项目时,由于“跑”属于激烈的活动,如果不开展准备活动,会对脚腕产生一定的损伤。教师应明确枯燥性的准备活动过程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且还会存在活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可以设计出游戏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完成准备活动,比如引入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这种游戏模式引入准备活动中,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做好准备工作,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玩耍中经常会存在“追逐”的过程,而“老鹰抓小鸡”正满足了学生的追逐兴趣,在学生玩耍的过程中高效完成准备活动。
(二)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应用
体育课程才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学生掌握体育项目的重要过程。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传授体育知识,因为游戏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兴趣,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对体育项目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项目的技能,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达到科学、合理化的要求,要将学生的实际融入游戏活动中,可将体育项目的动作技能进行分解,并对每一种动作技能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在学生参与不同游戏的过程中逐一掌握每一种动作技能。
例如,在学习平衡体育知识时,首先学生要学会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教师只是采取让学生“金鸡独立”的平衡练习法,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后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身平衡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两两分组,两位学生需要面对面“金鸡独立”,要将两者之间的距离控制在适宜的距离之上,然后让学生在“金鸡独立”时伸手去碰触对方,对方需要躲避学生伸出的手,如果学生未有效躲避则视为失败。利用这种游戏的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控制达到平衡度。
(三)在课程结束时的整理放松中应用游戏活动
在体育活动结束后需要让学生的肌肉与神经进行放松,教师可以利用简易的小游戏放松学生的肌肉与神经,进而达到“运动强度适宜且放松效果好”的目的,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度。教师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游戏活动进行改进,能够让游戏活动适宜应用于放松活动中,可让小学生在游戏式的放松活动中促进肌肉与神经能够得到休息并健康成长,进而达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在各个环节中进行应用并做好游戏活动设计工作,达到科学、合理且适合小学生的游戏模式,进而让小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项目,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进一步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慧武.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2).147.
[2]王小南.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