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赵小翠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赵小翠  
        永宁县第一小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75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经普遍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将微课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更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文章基于此点,对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微课  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信息技术的特征,积极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有效的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信息技术的生活化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知的、新奇的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积极应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促使学生对此展开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以此便能体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对微课的重视程度,将微课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增加学生进行自主实践的机会。
        2、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上都会让学生展开自主实践操作,并且很多时候信息技术教师会同时兼任多个班的教学任务,这对于教师的压力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如果积极应用微课展开教学,就能够将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讲解,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教学的负担,也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学生上课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指导,甚至可以让教师将精力转移在课程的投入和研发上面。这样就能够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微课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实现高效率的教学。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微课展示教学资源,呈现操作细节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一定要让他们对这个操作过程有连贯的认知。如果其中一个步骤没有执行好,可能就会影响后续的实践。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方面的知识时,一定要注重细化讲解。所以教师就可以积极应用微课,将一个学习操作任务作细化处理,可以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制作成微课,供学生后续回顾和模仿。通过微课能够再现整个操作的细节,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实现灵活运用,升华知识。
        以宁夏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编写过程绘制图形》时,其中涉及了过程的定义、保存、调用和修改。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前面与logo命令基础相关的操作步骤,但是要让他们利用定义好的过程,绘制组合图形小花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毕竟这涉及了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其制作成一个微课视频。比如利用微课展示边长五十厘米的正方形画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知整个实践操作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实践热情,引导他们求知探索。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试着定义一个正方形。在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巡视,甚至可以将学生操作的过程录制成微课,展现在课件上,以此便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亦能够促使他们在后面自我定义过程中,能够参照微课视频,有章可循,对症下药,最后完成有效地完成操作任务。


        2、应用微课展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很多学生因为兴趣的原因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也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缺乏信息技术基础,这些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照顾每一个学生。并且面对同一个教学任务,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能力强的,就可以进行高级学习,能力较差的,就可以进行基础性学习。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视频,展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甚至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研究同一个微课,实现合作学习,延伸所学知识点,让自己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以宁夏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让小海龟画彩色图形》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设置画笔颜色、粗细的命令及其用法,最后画一个彩色的风车。并且能够理解、学会分析复杂图形的组成,最后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形组合出复杂漂亮的图形。还要综合应用左转、右转、前进、回家、颜色等命令。其目的就要学生能够具备编程思维,在他们指导海龟画画时,能够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利用各种命令来发散自己的想象空间,提升创造性思维,以此实现高效的教学。对此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微课教学视频。比如基础篇:演示使用基本命令,按照一定的步骤认真、耐心地将海龟的命令一步一步绘制出来;提升篇: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让海龟进行各种各样的动态活动,让海龟能够画出一个彩色的梯形。接着再给学生介绍这种编程软件的种类、发展历史、编程技巧、前沿应用等等,丰富学生的认知空间,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实现拓展性训练。
        3、应用微课趣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转化成生动形象具体的内容,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在短时间里迅速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就应该应用微课,将教学内容做一个趣味化的处理,降低知识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中概念性的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宁夏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认识Windows程序窗口》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Windows窗口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命令深浅、命令前后符号等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多窗口命令中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够初步掌握如何利用对话框实现人机交互,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移动窗口、切换窗口和改变窗口大小等。对于这种概念性的东西,如果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单纯地展示这些东西,其实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对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提前将整个Windows程序窗口的操作过程用微课录制下来。在录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一一向学生介绍每一个程序窗口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学生看到教师操作的整个过程之后,他们就会有探索的欲望,想要像老师一样,控制并运用Windows的程序窗口,让他们实现与电脑的有效对话和交互。以此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造福作用,让学生能够深切地明白“科教兴国”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以此树立起远大的人生志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处理,打造更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所以教师一定要深谙微课的使用手法,将其进行多样化处理和创新,让学生能够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和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在课下能够自主探究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深化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将其培养成为一种基本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云.创客教育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29):108+110.
        [2]杨仪. 浅析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3]江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