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甜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438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从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十足的热情,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是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学科,教师有必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探究不仅是学生未来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包括课题型探究性学习活动,更重要是把探究性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实施探性学习的主渠道。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有待创新
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其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围绕着学生进行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能力提升。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和新课改教学的要求相结合,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学习的效率比较低下,这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阻力。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比较低下,教师采用灌输的观念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这就必然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性学习课堂运用难度大
由于高中生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很难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即便高中教师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科学、合理地设置了整个教学过程,但在具体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仍然无法很好地融入课堂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即便参与其中,但成效也并不十分理想。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由于探究形式逐渐老化,甚至一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进而导致探究性学习效果欠佳[2]。
(三)教学缺乏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教学接受能力大相径庭,从古至今,教学过程都是强调因材施教的,但是,部分高中教师不注重因材施教,他们往往使用同一个复习教案来教授学生。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数学思维。
二、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一)利用课堂教学实践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性学习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够直接反映当前的教学成果。作为教师,则需要充分根据相关的探究性学习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积极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引导作用。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的基本理念,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多种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专注度,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数学解题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合作探究,将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交流碰撞,就能够让学生在应用和探索中发现更多解题方式。促进传统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理念的结合,转变传统的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以创新、探究的数学研究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此,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教授学生利用探索模式开展自主研究学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解题思路开展学习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新课教学很重要,但是对于已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学生能够在复习的过程中巩固课本基础,并能发现其中的拓展点。探究性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开放,而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不是唯一的,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习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错题整理,并让他们对错题进行分类,哪一些错题可以采用同一种解题思路,哪一些错题又可以采用多种解题思路。思想的交流能够让人对于知识有不同的见解,通过彼此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印象,也可以使他们掌握多样的解题思路。以往教师在开展复习课程时,通常会归纳总结出每一章节值得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那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一任务布置给学生们,让学生进行沟通找出他们认为的重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在最后进行补充与更正。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管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学习技巧都将得到提高,学生也会获得无限乐趣。
(三)组织活动,参与探究学习
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中,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师生互动,形成有效的探究氛围。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进而更好地投入探究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优势,为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方向,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让学生在生生、师生合作和互动的过程中,完成数学课题的探究性学习。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所设置的数学课题,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发表自己对三角函数的看法,并与组内成员、组外成员讨论、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互动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
(四)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
为了提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更加贴合教学实际状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探究式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深度理解数学知识,自主探索数学问题,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比如,在立体几何的知识学习时,因为这个知识点脱离了简单的二维平面,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的能力,去思考三维层面的数学问题,这方面的学习就具备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三维立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维层面的东西,然后再通过具体事物的展示,让学生可以从生活层面去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师只是侃侃而谈,脱离实际,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自然也不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影响到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教学活动,将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数学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在实际的练习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通过上文中对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提出相应教学的举措,这对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有清.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8.
[2]李朝盛.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9(33):75.
[3]方晓燕.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4):58.
[4]宫兆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18.
[5]罗永甸.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考试周刊,2018(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