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玲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校 030800
摘要:思维导图是把系统化的知识内容以笔记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系统化的知识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转变其学习观念。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数学;复习教学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思维导图最早由西方国家传播而来,在学术界掀起一阵狂风,在教育界也比较受认可和追捧。当前在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用一个关键词,以辐射线形连接各种概念、原理、公式等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把概念用图形的关系表达出来,将知识进行升华和浓缩,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繁杂的知识中找到重点,提升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积极的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思考和思索,高中数学知识是比较难的,知识总体来说比较复杂和抽象,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以使高中数学知识学起来更加的轻松,减少学生的负担。另外一方面,思维导图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思维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发散思维和数学逻辑素养,将数学知识可以融入进生活。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性、广泛性的特点,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想,促使在多元解、知识迁移和运用中,培养数学素养。而思维导图结构化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知识点各个阶段的联系进行直观展示,即可以激活思维,又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模式,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展开预习、解题、巩固。可以说它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知识形象展示中,使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更加具体,从学生视角来看,它的运用,可以为其提供预习、学习思路,也可以在进行数学问题解题的时候,条理清晰的探索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进行因果推导,科学计算; 从教材来看,它的使用,可以呈现知识结构,展示概念原理之间的各种关系; 从教育教学来看,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得,真正促使其化被动为主动,为教学计划提供依据。可见其运用的作用所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一)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每年的高考题都应用了几乎相同的知识要点。这意味着学生如果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那么,也就能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解决其他与该题型相似的习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来,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思考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也应用到了相同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到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内容时,因为该内容的出题方式大多为直线穿过圆锥曲线,判断某一个点是否在直线或者曲线上,所以,在解题时,学生不仅要用到圆锥曲线的知识,而且要用到与直线斜率相关的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再写出解决关于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题目时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因为这两类题型都包含直线,需要考虑直线的斜率、是否过原点等因素,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的知识点将圆锥曲线和圆联系起来,让他们绘制出知识网络图。这样,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思考此类题型涉及的知识点和其他题目是否有相同之处,进而达到锻炼举一反三能力的目的。
(二)有效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复习课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课堂中,复习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知识,加深理解不同章节知识内容,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内容,应当灵活引入思维导图,保证复习课教学有效开展,加深知识点的有效复习,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实现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为数学知识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例如,在“数列”章节知识复习中,需要学生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进一步巩固,为了保证学生数列知识的复习效果,需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以“数列”作为中心词,让学生复习本章节的重要内容,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出发,进一步分析重点和难点内容,如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在思维导图中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分支,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优化复习时间的安排,提高复习课教学效果。如在求和公式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首项、公差、公比、通项公式等内容,全面把握基础知识,开展相应的推导探究,深入理解求和公式的生成过程。思维导图应当贯穿整个复习课中,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实现数列知识的内化。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内容,检查学生复习课学习效果,加深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翻转课堂与思维导图的融合
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工作时,很多教师都主动进行教学创新,以建构高效课堂,提高数学学科教学综合质量。但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总是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重建,从而导致新的教学方式所具有的教学优势难以完全发挥出来。对此,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观点,即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时,应当采取“众家之长”,选择多种数学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融合碰撞挖掘出不同教学方式的精髓,构建科学严谨的数学课堂模式,以发挥出多种教学方式的教育优势,保障教学方案的新颖性,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翻转课堂与思维导图都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教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时,则可以将翻转课堂与思维导图进行合理融合,以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作为导向,为翻转课堂与思维导图进行铺垫。另一方面,学生基于微课视频学习,主动对数学内容进行探索求知,同时基于自己对新内容的理解,构建基础数学思维导图,确保自己在翻转课堂学习氛围下,可以梳理新旧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完善自己建构的数学思维导图框架。
此外,由于学生数学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一位学生基于翻转课程学习,构建的思维导图框架也不尽相同,而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需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解答,以完善弥补学生思维导图的知识空缺,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综合学习效果。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活数学思维,还可以提高解题质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课前引导、例题讲解、一题多解、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应用,培养数学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赵倩.思维导图优化高三数学复习的策略探讨[J].高考,2020(27):32.
[2]张文海.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数学复习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19(10):28-31.
[3]谢维红.思维导图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8):32.
[4]唐逸泉. 思维导图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应用设计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8.
[5]徐前锋.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学复习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中),2017(0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