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巧用数学试题促进高三数学学习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杨栋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越发严格,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香脖饽”。
        杨栋
        安徽省宿松中学  2465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越发严格,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香脖饽”。数学具备较强的逻辑与思维体系,高中阶段又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其需要学生在学好各科知识的同时,尤其要抓好数学课程学习,及时跟进学习内容。而数列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对高考乃至今后破解生活实际问题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掌握试题解题技巧和策略,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数学成绩提升。
关键词:数学试题;高三数学;学习能力
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试题命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一项十分重要又紧迫的工作,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开展试题命制工作,能够显著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教师在进行试题命制工作时,可以从贴近生活实际、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侧重于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观点出发,调动学生的解题热情和参与意愿,最终实现高质量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推动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形成.文章以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实践中真实的试题命制为例,从贴近生活、重视学生的层次性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试题命制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作用,以期与同僚共勉,共同进步。
一、数学试题促进高三数学教学意义
、数学数列解题重要作用在高中升学考试中,数列占有重要份额,也是今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数列在高中数学教材设置独立章节,在考试中数列解题也是必考内容,其对应的问题类型逐渐趋于多元化。不管是在问题难简性或是考察详细度上,都可以感受到数列知识的重要地位。基于这一条件下,我们学生怎样学好数列知识,怎样发掘解题方法与技巧,成为数学学习重点,也是我们提升考试分数的核心。同时,对我们逻辑性、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高三数学教学策略
        (一)归纳总结经典题目
        做十道难题,不如吃透一道经典题目。经典题目一般涉及知识点的最典型用法。吃透经典题目,能对学生掌握知识点及后续的灵活运用带来很大帮助。经典题目有些是对知识点的基本考查,有些则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也可以做出来。教师指导学生对经典题目进行研究是复习阶段的一个重点环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掌握与灵活运用。高考的数学内容每年涉及的知识点变化并不大,主要有:集合,函数图像,概率题,圆锥曲线,空间向量,综合函数题等。每个知识点都有一些经典题目,值得教师和学生研究。因此,教师可以总结归纳往年在高考真题和教辅资料中出现的比较经典的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灵活运用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建议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经典例题,这也有利于学生自己对复习阶段的合理把控。
        (二)数列定义的考查
        部分高中数列试题,其中不乏可以直接利用通项公式整体代人进行解题的例子。对此类型试题,并没有多元化的解题技巧,通常其解题方式较为简单。根据新课程教材,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列定义的掌握。例如试题: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Uni中,其中首项al=3,al+a2+a3+a4=45。提问:a4+a5+a6+a7?=对于此类试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考察学生对正向数列的定义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找位同学对解题策略予以阐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此处q为2,同学们可以结合曾经学过的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然后进行公比方程的列举,可列为:3(1-q3)/(l-q)=45”。学生在面对此方程式时,可以选择运算公式变形。这就启示我们,可以在数列学习时应想法把高次方程转为低次方程再进行计算。


        (三)促使学生及时反思与回顾
        高三是对以往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回顾的一年,学生在一轮轮的复习中进行查漏补缺。而这一轮轮的复习期,正是学生应该抓住机会的时候,他们应借此及时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和努力掌握不熟悉的知识。与前两年按照课本顺序讲课、知识点之间不能完全联系的局面不同,现在的高三阶段复习是学生对以往学习过的所有知识点的回顾与再加深。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就更加注重多知识点的结合。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高三复习阶段进行反思与回顾的重要性,从而及时联系高中阶段学习的各类数学知识,寻找更灵活的解答问题方式。通过反思与回顾,学生可以对自身的薄弱点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对已掌握知识要继续保持熟悉,对不熟悉的知识则要及时安排专项练习,努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四)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展建模能力
        从本质上讲,数学建模并不是单纯服务于数学学习的工具,它不仅囊括了数学的主要内容,能够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同时它更承载着数学思想,能够引领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数学的奥妙,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善于通过建模兴趣小组的方式,将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组织到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当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时,数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数学建模,在初期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明确数据变量关系间的脉络,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建模。例如,数学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工厂折旧、银行存、贷款复利等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建模能力。
        (五)掌握科学正确的错题整理方法
        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利用“错题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出现错题时,要理性地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在课堂学习中要认真听讲,着重标记数学知识中的重要知识点,将自己的思考与教师所讲解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整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整理错题时,要明确、详尽地标注出错题原因。如发现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自己的疑惑与不同见解,并及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直到完全吃透弄懂。教师在讲解错题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还要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实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发散数学思维,让“错题集”真正为学生所用,在为学生提供复习资源的同时,还可据此开展强化练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高三时期是学生在中学学习的最后冲刺阶段。教师要充分熟悉考试大纲,划定数学复习范围,归纳总结往年的经典例题,尽量找出每年高考出题的规律和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考试范围和题型。高考也重视对基础题的考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基础题的重要性,回归课本,及时反思和回顾错题,吃透课本上的例题,掌握基础知识,争取在高考数学中做到“基础题全拿到分”。另外,高三时期学生的心态也很重要,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难度原因,有的学生可能会情绪崩溃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又或因一直攻克不了难题而对自身的数学水平失去信心,从而对数学产生恐惧甚至是厌恶心理。因此,高三数学教师还要合理地安排复习内容,要循序渐进和注意复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努力让学生保持在高三备考阶段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宋浩.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效率的提升途径探讨[J].高考,2018(36):92.
[2]潘丽.高考数学复习微专题穿插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36):21+32.
[3]丁亚萍.高三解析几何最值问题复习教学的实践设计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36):28-29.
[4]连丽萍.高三数学复习解题突破口寻找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29-31.
[5]林振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三数学课堂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9+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