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吴天元
[导读] 在小学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们的意志品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就成了最近几年小学体育教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吴天元
        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   415000
        摘要:在小学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们的意志品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就成了最近几年小学体育教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由此,本文着眼于针对小学生开展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入手进行阐述,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未来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除了获取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认知以外,学生的思想品德也逐渐形成。在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目标的现代化教学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及心理,从某种意义来说,体质和心理对学习起着引导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影响着小学生思想、道德及人格的形成。意志品质是体现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着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
        1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素质教育学科之一,体育运动对于学生们肉体、心理的影响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小学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意志品质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也愈发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针对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决断力,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执行能力;与此同时,对小学生们开展的意志品质培养,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按照自身意愿行动,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成长、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由此,在未来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已然成为了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培养国家荣誉感
        对国家的热爱和尊重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但是个人的生活及工作与国家相比是非常小的团体,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感受或者与之相连的人、事、物,国家荣誉感与责任感被暂时压制,如果这种品质长期得不到激发,也会受各种影响而减弱甚至丧失,这种激情一旦丧失,就会失去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国家荣誉感的培养,使这种品质得到发扬与稳固。国家荣誉感的渗透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列举跳水健将郭晶晶、乒乓球健将张怡宁等体育健儿的事迹,让学生们体会到体育人员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在体育精神的指引下赢得了无数的荣誉的不易,也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荣获奖牌以后带来的荣誉。


        3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基础的意志品质形态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如果想要在实际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标,首先,就应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从思想教育层面入手,贴合课程内容为学生们灌输初期的意志品质形态,使其能够在意志品质培养的直接影响下感受到更加切实的体育精神,进而实现预期的意志品质培养目标。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体育“我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列举体育历史中有关名人、名运动员事迹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对名人事迹的了解实现预期的意志品质培养目标。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方式,将体育名人们的故事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吸引学生们了解体育蕴含的意志品质培养知识,同时为后续更加深入的意志品质培养奠定基础。
        4科学的开展活动,在体育活动夯实对意志品质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科学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受这一阶段学生思维的影响,单一的为学生灌输意志品质培养的理论知识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组织学生们开展体育活动“跳山羊”项目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运动中逐步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标。比如,在进行意志品质培养活动“跳山羊”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运动开始阶段设计一个学生们都能够比较轻松完成的高度,树立学生们对于这一项目的信心后,逐步提升这一“山羊”的高度和项目进行的难度,以此引导学生们在不断地努力、突破自我中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标。
        5开展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
        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运动基础等方面有清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准确的判断其风险大小,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实施针对性的保护,将相关情况解释给学生,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促使意志品质自我培养的开展。根据教学经验,自我培养可以从2个方面开展:(1)课后作业。课上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亲身示范或者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上的专业讲解,并带领学生进行训练,对其动作进行指导,课上教学结束后布置课下作业,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后练习,通过完成作业对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巩固。为了确保课后的训练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录制视频;(2)自我要求。体育教学的开展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部分学生摔倒、磕碰等情况,但是教师依然要鼓励学生不能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引导学生勇于挑战、不畏困难。特别是一些学生能够做到,但是需要努力才能够实现的项目,教师要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树立起坚韧的性格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教育过程中所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攀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对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也是实际教学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由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研究,探究了四条能够优化意志品质培养效果的路径,希望能够对未来小学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茵.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56-158.
        [2]冯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93-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