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勇
定远县第三中学
摘要:体育特长生是一群在体育领域有一定天赋或者是在后期的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从事与体育有关方向,比如体育教学、运动教练、技术指导、专业运动员等等。为了能够保持自身始终处于较高的体育水平,其训练与其他学生的训练会有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浅谈 高中体育特长生 耐力 与核心力量 训练?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各种体育、艺术等毕业生愈来愈被社会所青睐。目前,体育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高,在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管理,其不仅满足我国当前推行的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而且还能对高校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把握与认识高中体育的特长生教学状况,并根据体育特长生的实际状况,开展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其不仅是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
一、培养兴趣,重视基本技术的养成
作为刚刚进去体育特长生行列的学生,最初阶段应该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兴趣正式高涨的时候。那么这个阶段,作为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对于训练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不能过分消耗学生的积极性,应该适当地减少强度,让学生在愉快的训练中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免过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学生的排斥感。这个时候应该讲究精而不是量,规范学生的基本动作,打好基础,各种训练动作都要做到正确完整,包括力量训练的时候,也要把各种训练结合起来,多样性的训练可以抵消学生对于体力消耗产生不好情绪后的积极性。在训练当中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的加入,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多方面向学生展示各种动作的技术要领,比如练习投掷铅球这种力量消耗比较大的运动,可以先让学生对基本动作、基本要领进行联系,把铅球换成空心球或者重量轻一些的相关球体,等到学生对于这个训练达到一定地步后,再进行五公斤标准铅球练习。
二、强势动作专攻法
以跑步为例,有的学生擅长于爆发力,能够在短距离中做到快速提高速度,有的学生擅长于持续力,能够在长距离中做到始终如一的稳定状态并且在最后阶段加速冲刺。不论是爆发力还是持续力,都是由一个动作连一个动作所构成的,如果采用慢镜头回放以及动作细致性拆分,就会发现优秀的跑步类运动员在起跑的短短一秒内也可以极其微弱甚至是不明显的时长快于对手,而正是这一过程中无数个微弱的领先最终形成了运动员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名体育运动生的特长项目,对动作进行逐_地分解,锁定学生最为突出,最可以提高的动作进行专攻强训,将学生的这个特长无限地放大再放大,以提高其被超越的门槛。
三、混合动作训练法
仍然以田径项目中的跑步项目为例,不论是长距离跑步还是短距离跑步,如果将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的各个动作都进行拆解,就会发现其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包括有摆臂技术、抬腿幅度、脚步着地技术、后蹬跑、小步跑、后踢小腿跑等,每一种技术又有很多的细节。比如脚步着地,脚步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脚步落地时的时间,脚步着地时的力度等,都会影响跑步的成绩,教师可以将这些动作逐一地梳理出来,并安排若干个动作的交替轮换训练。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讲,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比较短的单位时间内快速地切换训练若干个动作,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作熟练程度,保持对各个动作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快速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某个动作,从而进入到强势动作专攻阶段。
四、正确加强田径核心力量训练模式,为学生的田径发展打下基础
对于高中阶段的田径运动而言,合理融入核心力量训练,强化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融合是现阶段发展的根本目标。在此基础下,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田径运动一直都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运动模式,因此在田径训练中融入核心力量的训练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方式。例如在进行华东师范版高中体育《如何掌握田径类运动技能的学练方法》一课中,体育教师就可以在练习跑步的过程中利用定向越野的方式来使整个田径运动过程更加趣味化;在采用核心力量训练起跑反应灵敏性及速度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抢球、抓捕、闪躲等趣味性的核心力量训练,避免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将田径的跑步训练分为两大部分,让学生先进行单人的训练,例如腿臂交叉等,随后对学生进行核心技术的教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但可以达成最基本的教学效果,更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到核心力量,这对于田径项目来说是非常有利其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绝对力量的训练
在高中立定三级跳远的力量训练中,要将绝对力量的训练摆在重要位置。可以通过较大力量的重复训练、大小力量的交替训练、重复次数的极限训练等方法。在具体的训练方法上,可以采取杠铃负重的办法。杠铃的重量大约为身体重量的70%-90%,通过杠铃上举的动作安排最大限度的提升肌肉的力量,确保肌肉绝对消耗和最大程度提升。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重视负重杠铃练习的组数和训练模式。既要保证杠铃负重的力量比例,也要确保6 ̄7次的训练强度,同时,要在负重的前提下进行跳深练习。跳深练习的高度保证在50-100厘米左右,每一次进行5 ̄7的相应练习,确保整体的训练在6组以上。在此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素质、训练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训练需求,促进个性化的训练与力量发展。
六、模拟竞技竞争法
然模拟竞技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常规体育教学中,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讲,与自己“竞技的同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方的可借鉴性不明显,而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讲,与自己竞技的同学都是与自己旗鼓相当的人,以这种方式去训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高水平竞技的情况,避免学生产生自傲等情绪。另一方面,借此机会,学生也可以看一看其他特长生的水平在什么样的档次,对方在训练以及竞技中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其动作要领如何等,这种对比与参照对学生来讲有较高的借鉴性,能够更好地去激励学生不断地思考自己的动作技术要领,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
七、注意肌肉部位的区别训练,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引发受伤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习惯于一个周期内集中、重复锻炼身体一个部位。例如,如果我们想增强大腿的爆发力,我们将在一段时间内蹲杠铃、蛙跳、楼梯跳,这种集中式训练的方法很容易对身体的一部分造成负荷过大,这可能导致局部肌肉“吃不消”,从而导致局部肌肉肌腱的拉伤、骨骼挫伤、膝盖损伤等运动受伤。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必须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对训练计划进行分层分类。例如,星期一的训练计划主要是锻炼大腿后臀部肌肉;星期二,可以在计划中加强上肢和手臂;星期三,可能是ATP无氧爆速度爆发力的供能训练;星期四,训练课程是腹部和腰部力量;星期五的培训计划的核心力量是灵活性练习和柔韧性练习。这样,分类别错开局部肌肉的负荷训练可以避免身体的一部分承受过大的负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低学生运动受伤的几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体育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必须立足学生发展要求,合理设计拓展训练项目,科学、规范、安全地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活动,全面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斌.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几种方法[J].田径,2020(10):53-54.
[2]徐红伟.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相关研究[J].华夏教师,2020(11):21-22.
[3]何兆友.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J].田径,2020(03):10-11.
[4]宋辉.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6):195-196.
[5]郭敦勤.谈高中体育特长生力量训练的一些做法[J].田径,2019(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