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如
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221116
摘要:本文分别从借助微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微课堂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探究以及借助微课堂查缺补漏实现巩固提升等方面,提出微课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校本实践策略。
关键词:微课堂;初中政治;政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微课堂指的是把课程小组为核心的互动学习社区,课程小组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划分的,学生可以借助移动学习的软件随时随地展开知识的学习,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一、借助微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师生常常会忽视预习,课前预习通常会流于形式,预习的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导学案,为学生设计在线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微课堂观看教学视频,构建翻转课堂,保证课前预习的效果,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生从七年级《走进法治天地》开始接触法律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利用微课堂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对法律的了解情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4的学生对法律专业知识的了解较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判断违法情形时回答错误,有4/5的学生认为法律知识的学习枯燥而且难以理解。根据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如果不注重预习,很难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笔者根据调查的结果以及《走进法治天地》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初中生展示各类生活场景,让学生了解到法律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展示单元知识内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内容,初步建立起知识体系,然后在班级范围内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填空比拼活动,优化预习的效果,之后在课堂的讨论和研究中促进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保证政治教学的有效性[1]。
二、借助微课堂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探究
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许多课程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政治也不例外。要想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单靠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使用灵活、便捷的微课堂,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展示政治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情境,围绕着具体的情境进行课堂探究,展开合作学习。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情境之中,围绕具体的情境展开课堂探究,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提倡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以当作教学素材的人和事。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采用实践锻炼法进行教学,带领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从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
以《师长情谊》这单元教学内容为例,教材内容围绕着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展开,十分贴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笔者按照教材的内容,鼓励学生提供自己和家长与教师交往的一系列素材,之后将素材剪辑成教学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回想起以往和家长、教师的相处过程,推开他们记忆的大门,让他们投入教学情境,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不仅如此,笔者还经常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新闻、影视资料以及综艺节目等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将其与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丰富初中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友谊的天空》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改编了当时央视比较火的《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营造诗词大会的氛围,让学生搜集和友谊相关的诗句,组织学生开展擂台赛,探究和友谊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同时展开道德实践,把学过的知识迁移至新的情境中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令初中生懂得慎重交友,珍惜友谊,同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渗透法律知识。
三、借助微课堂查缺补漏实现巩固提升
初中政治的课时设置比较紧凑,留给学生的复习时间较少,但是政治是中考的主要科目,需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可以组织他们做相应的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统一的复习和指导方式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在线作业,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为学生推送讲解的视频,让学生自主观看,对于不大理解的地方能够反复观看,或者在线与其他的同学交流和请教教师,实现查缺补漏,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比如,在《我们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章节中谈到民族文化的相关问题时,老师就可以播放与民族文化有关的视频,用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
微课堂使用方便,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需要一步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能够让学生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展开高效的学习,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每讲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会带领学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题目练习和知识讲解的模块,引导学生展开专题式的复习,让他们了解自身的不足,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提升复习的针对性,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优化政治教学效果[2]。
结束语:
终上所述,微课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微课堂的教学价值,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保证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晨玮,袁伟华.微课堂:碎片化阅读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5):56-59.
[2]王永强.点赞微资源 塑造微课堂——微时代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