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李燕
[导读] 阅读能力即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积极思维活动之一。
        李燕
        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
        阅读能力即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积极思维活动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问题的成因
        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比如,概括文章中心时分不清现象与本质而偏离主线,或缺乏针对性,或以偏概全;猜测词义时一知半解或脱离语境;逻辑推理不严密,或以想象代替,或以事实、举例代替,或就事论事,忽略推理的实质。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涉及的体裁广泛,题材新颖,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为一体,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着力抓好课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是养成看读的习惯。读的方式有声读、心读和看读等。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读和看有着质的不同。读的程序是:词形-词音-词义。二是养成纵式阅读的习惯。许多学生阅读有“回视”现象,即在读文章时,反复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下去获取完整的意思。这种习惯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并使信息的扩展、逻辑推理和理解材料受到影响。
        2.背景知识结合语言知识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备的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
        3.快速阅读
        有实验表明,阅读速度快的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优于阅读速度慢的学生。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以下的阅读技巧训练。
        一是略读技巧训练。略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主体大意,辨别文体,以便于掌握文章结构。
        二是寻读技巧训练。寻读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某些特定信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三是意群阅读训练。意群阅读法是指以意群而不是以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利于句子的整体理解,避免逐词阅读逐词理解。
        4.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是阅读能力之一,也是会考、高考必考的形式。现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猜测活动。一个单词、一个句子,其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提供一个思维方向,让读者根据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对所读内容进行猜测推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指导学生培养猜测推断词义的能力。


        一是通过解释说明猜测。这种方法可以从文中的标点符号(如冒号、破折号)或词语解释用语(如 that is: that is to say; for example)的提示猜测词义。
        二是通过对比来猜测。这种方法是在文中使用的同义词或反义词的基础上使用的。常见的引出同义词的标志性词语有or,like, similarly;常见的反义词语境线索有yet,but, unlike, however, although,not…but,instead of等。
        三是通过句子的前后关系和因果关系来猜测。在句子中,可以通过前后关系或因果关系,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进行推测。例如:① It rained heavily.That is why the football match was postponed. 通过分析句子的前后关系可以知道雨下得大,导致足球比赛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出“postponed”的意思为“延迟”。
        四是通过英语构词法来猜测。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常用的构词法,如果前缀加在单词之前,通常改变词义,而后缀加在词后,通常不改变词义,但转变词性。掌握好这些构词法,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的词义。
        5.判断推理
        逻辑推理属于主观理解范畴,是阅读理解的深层阶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的始终。
        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选材时要恰当,难易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习谈起来没有成就感;过难,学生就会丧失兴趣和阅读信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择难易不同的读物。
    2.精读与泛读有效结合
        课文常被教师用作精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常放被用作泛读材料。教师在进行精读教学时,应讲练结合,通过各种练习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外材料的阅读,只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不必进行语言分析。
        3.强调词汇量的积累
        教师应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量,做到扎实开展英语教学。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做好相应的测试工作,并引导学生积极复习所学知识。
        4.课堂要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和讲解。
        5.持之以恒抓好课外阅读
        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要想光靠课内时间来抓好阅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持之以恒的抓好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短文,可以少读,但必须天天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教师应尽可能早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训练。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