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李宗武
[导读]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学习美术的重要领域是通过“欣赏与评述”,这也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一一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的动力。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接收来自教师的指导,并
        李宗武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烧脉学校
        摘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学习美术的重要领域是通过“欣赏与评述”,这也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一一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的动力。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接收来自教师的指导,并跟随教师步伐加入到美术鉴赏活动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在此期间也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与表现能力同时提高。笔者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以下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充满兴趣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兴趣巧妙的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欣赏;兴趣;方法;教学
        引言:美术欣赏的含义是指:欣赏者通过自身的生活阅历、主观意识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艺术形象进行心理感知,从而产生审美意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这会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艺术情操,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当,学生无法融入课堂的情况,从而使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偏低。
        一、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增进欣赏理解
        欣赏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多数人会误以为前者很容易完成,但是实际上欣赏教学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综合性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时,应从美术的审美特性作为出发点,并运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运用感知、记忆、经验、以及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以及判断,从而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敦煌的石窟壁画》过程中,就可以搭配优美的古筝,声音与图片的结合,使学生完全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与课堂相关的知识当成引线,使学生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被在丝绸之路上的独特交流方式而深受感动,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和理解中华民族西域文化遗产之伟大、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历史意义,从而在学习期间对郭煌壁画的内涵产生更深的了解。教师可以将其比喻成沙漠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学生通过想象,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并被悠长的旋律与美妙的艺术所吸引。教师通过音乐、绘画的综合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以及艺术同时进行学习,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介绍作品背景,激发探索兴趣
        大多数的美术作品会给人们较理性的感觉。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且阅历较浅,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分析以及自身感受其作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保持持久的热情,不仅只是向学生介绍作者,而且也要向学生介绍相关作品的背景,这会使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增加,积极加入到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在讲述徐悲鸿的作品过程中,根据以上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不仅以画画角度分析作品,而且也会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对民族命运、对生活的忧喜哀乐之情。教师通过对作品的介绍,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给学生,同时运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或运用图片、录像等方法,使学生欣赏并学习其作品,并了解作者的情感状态与想表达的思想,这会使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陶冶性情,升华境界
        欣赏教学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即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格调,健康的美术作品对培植高尚丰富的情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用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剪纸是我国整个美术领域和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者、欣赏者和保存者主要是劳动人民,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广泛。在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时,通过观看课件、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更深地了解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不同的艺术风格。浑厚茁壮有力,在粗犷中见天真,并不是简陋;玲珑者秀美雅致,可在精丽中见匠心,并不是繁琐。通过对一些剪纸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劳动人民凭着简单的一把剪刀或一把刻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剪纸作品像一首首质朴动人的民歌,清新、活泼、健康、富于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使学生了解到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艺术,通过剪纸作品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剪纸作品的创作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想象力。正如郭沫若所说,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艺术,成为了美术百花园中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的鲜艳花朵。通过这些讲解,启发学生在娱乐中思索,在思索后感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品质,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欣赏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就能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但教室、教材、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优秀的欣赏课应既充满改革精神,又符合常规要求,注重教师讲课,突出授课的主要性;注重学生欣赏,突出活跃性。同时,教师在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并及时根据学生情况,采取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的综合模式进行教学,这会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对其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知识得到加强与巩固,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教学欣赏中有极好的讲解,有适当的知识补充,有静心的聆听,那该是多么生动、饶有兴趣而又极富激情的美术欣赏课啊!
        四、充分欣赏作品,激发学生个性
        教师在教学期间要避免自身主观感情的传递,尽量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被自身的情绪所影响。首先,教师在介绍相关作品时,可以先将作品进行大致的描述,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积极加入到学习当中,从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狗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力以及判断力得到提升;其次,教师在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后,第一步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短时间的体会,对作品产生首次印象;第二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此加强学生对作品的观察,从而激发学生的作品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与讨论相关作品的构图方法产生初步的认知,最后教师在进行文字性的总结,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使教学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期间需多进行专研和探究,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电影、视频、音频、范画、访问、故事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学生增强对形象地感受力与想象力,这样的方法一定能够使课堂效率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敏.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7,000(020):187.
        [2]范海珂.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7):87-87.
        [3]梁国强.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1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