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袁晓霞
[导读] 小学英语是小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课程,也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袁晓霞
        四川省都江堰市李冰小学 611830
        摘 要:小学英语是小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课程,也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英语的学习,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巧用思维导图与英语课堂相结合,开展新型教学方式,将利用思维导图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作为老师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明确小学生们巧学英语的重点,不断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来增强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刺激或者说冲击,让小学生对英语增加更多新鲜感、兴趣。小学期间是学生思维尤其活跃的阶段,而这活跃很可能会导致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老师讲的内容上,所以说,小学教师要注意利用思维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1 思维导图教学的现状
        1.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教育上一直存在却没有被重视的一个误区就是——忽视学生在课堂和教学进行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学生在学校被定义为被教育的角色,但是他们却是拥有很大自主性和求知欲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尤其的活跃,在小学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而且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模仿力都是很强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机械、单一的去讲授课本上的知识,会使他们的想象力降低,并且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率将大大降低。缺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需要学校做出改变,避免出现传统教学的弊端。
         1.2?教师作用理解上的偏差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是非常严肃且严厉的存在,是学生不能唐突的长辈,现代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分得不应该这么明确,老师扮演的角色既是教授给学生知识的长辈,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的朋友。老师在课堂上要向幽默风趣的方向靠拢,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带动起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最好是让他们去慢慢探索知识,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和特点所在。
        1.3?思维导图只停留在表面功夫
        当然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一定要避免过于形式化,让形式大于内容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形式化就是指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之中只注重了形式的丰富性,而忽视了内容的重要性,内容的匮乏和形式的丰富并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甚至会和预想中的结果背道而驰。就比如说在英语课堂上本来想让学生们在一个情境中用英语对话,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但为了丰富这个情景而去过多的描述,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可能学生会被这个情境丰富的形式所吸引,而不是被情境的内核——用英语和同学交流。他们下次再上情境课堂时,对思维导图教学的形式化所吸引,而真正的教学内容却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顾小失大的局面与思维导图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希望教师在内容上多下功夫。


        2 小学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教学实现的策略
        2.1 联系生活,训练思维能力
        在小学期间是人一生中最具探索欲、求知欲和模仿欲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一切事物感到好奇,他们会去探索、模仿。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里。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学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单词,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实物就会特别想大声读出来出来,还会邀功似的和父母讲,那几个大声读出来的单词我记忆尤为深刻。在第二天上课时我还会特别认真的听老师讲新的单词,新的句子。这就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2 运用事物,激发思维学习
        在小学期间他们虽然对周围的实物充满了好奇,但他们的认知有限,看到的、了解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英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应用到英语课堂上来,比如这节课的单词是水果类的,就可以带不同品种的水果来课堂上,在讲述时就拿出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单词的理解,跳出死记硬背的怪圈,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最终达到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提高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2.3 借助图画,再现思维情景
        在小学英语的阅读理解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虽然现在的英语课本都是彩色的也有相对应课文的插图插画等,但有时候还是不能让小学生对这个情境有一个直观生动的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画再现一下课文中的情境。教师根据自己画画的不同水平画出相应的图画,画画水平较高的就可以画的更生动形象一点,较低的也可以画有自己特点的有趣的简笔画。总之借助图画去再现课文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这能给到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4 扮演角色,巩固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的内容分配角色给学生们,让他们扮演者课文里的角色去阅读课文。这种角色扮演式的阅读方法,早就应用在了语文课文之中,这是一种很好地代入式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去理解课文的含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分角色阅读还会让学生们注意到自己相比于其他同学的发音是否标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在小学英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被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且有价值的,这将会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对英语课堂的期待,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发创造性和发散思维,最终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燕燕.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英语单词识记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陈博丽.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能力调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巧妹.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单词记忆指导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