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教研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蔡长洪
[导读] 校本教研一般是以学校为基础,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
        蔡长洪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  563100
        摘要:校本教研一般是以学校为基础,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从语义角度来看,“本”字代表的基础意义。校本教研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学校自身;2.教研本质;3.教师素质。也就是说,以学校发展为基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校本教研中体现自身价值,感受教研乐趣。因此本文就上述论点对校本教研研究中,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探究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具体研究见下文内容:
        关键词: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性
        一、校本教研的内容
        校本教研则是 “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界定校本教研的内容。从宏观角度看,它包括以下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教学研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教学视角、学习材料视角、学习制度、学习目的和活动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第二个模块是教师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知识结构的程度、教师的教育经验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最后一个模块是教师培训。从微观角度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未解决问题,以及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教研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升教师自身价值以及专业素养。
        二、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的理论基础的研究
        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的理论基础是反思性教学理论、建构性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学习组织理论。校本教研贯穿于校本教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之一,反思性教学过程也可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可以让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师专业的主观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校本教研尊重并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符合强调学习者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思想。
        同时,校本教研作为教学发展的一种途径,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行动知识在教师知识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战略地位,以及教师实践中的反思。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对于培养教师掌握和提高这种行动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例如:校本研究的三个要素,即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三、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了校本教研理论:教师成长和经验。经验是教师技能培训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专业技能和技能培训的最基本机制。教师的经验来自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发现了新的问题和情况,这些问题和疑虑课后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和讨论,使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微妙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理论能力会不断提高,对教学的理解也会更加合理。而教师素质不能与教学实践相分离,教师发展只能在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思考来完成。
        学校不仅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场所,也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找到更具成本效益、更长远的方式来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增长。学校研究面向学校,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和创新带来许多好处;学校提供正规教育和研究,因此不能脱离教师的日常教学做法;学校教育和学校研究以学校为基础,其过程必须与学校的不同资源、制度和文化密切相关。学校研究的这些好处为教师职业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加强学校的教育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2.校本教研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老师也是如此。成为一名专业教师需要有动力和信心:要想成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很难想象老师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在当前形势下,校本教研无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为前提,建立良好的教学研究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就会鼓励理想教师自觉学习、自觉思考和自觉探索、学习、教学成长、不断思考进步。要改善教师的相互支持与合作,从有经验的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逐步发展。
        四、校本教研促成教师的知识显性化
        什么是隐性知识,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说:人们有两种知识。一般来说,知识是用文字、地图和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无法系统地表达,例如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称以前的知识为显性知识,我们可以称后者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显性化所获得的收益无法弥补其过高的显性化成本。随着显性化水平的提高,的转移从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学习方式转变为语言调制方式过程中,组织需要创造出其中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及技术条件,这必然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同时, 显性化所创造的收益难以在短时间内衡量,显性化成本会随着知识显性程度的提高而改变。因此,在内部,显性化成本及收益的衡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或正确地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显性化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如果组织没有及时将知识主体的隐性知识外化,并得到充分利用,有可能会使组织丧失各种机遇。但同时应该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隐性知识都可以或都能够正确地外化为,如果组织不顾技术水平及其他方面的限制,硬是将不可显性化的知识显性化,从而导致核心知识的错误解释,以至于知识的错误运用,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需要组织把握住一个度,即知道哪些知识可以正确的显性化,能够显性化的程度。而这个问题解决还需要依靠管理人员一定的经验知识。
        综上所述,校本教研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连续的、全面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自觉地进行理论研究。校本教研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使教师能够通过校本教研中的理论学习、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活动来获得专业成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实践证明,我国中小学的校本教研遍地开花、成绩斐然,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霞光.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4.
        [2]周扬.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校本教学研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