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忠
吴川市博铺中心小学 524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和推进,在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要真正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还有从无形的层次上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做好相应工作,这为当前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但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和学习。班主任的工作必须要渗透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工作。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每位在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注重引导,从学生内心世界出发。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任务中去,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作为重中之重。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来提出相应的渗透工作,以期实现小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小学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做好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引导和帮助。毕竟在此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智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外在事物的判断不够准确。其次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也存在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这容易产生消极的压力和不良反应。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必须要引导好小学生,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察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为学生缓解和抒发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为小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注入持续的动力,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在学习中。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心理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还要从教育工作者入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不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能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舒缓学生压力和引导学生的方式不够得当。对于许多辅导教学的器材应用不当,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不足而导致的。
其次来看在日常的工作中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从学生的心灵世界入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和生理心理变化为根据,教师首先要掌握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基本情况,以此为原则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里健康,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在当前小学的教育工作中,一是受到了升学压力的影响,二是受到了班级人数多的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的繁忙,也无法全面的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情况。在工作中也只是整体上的健康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个体。客观上不能解决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也没有实现家校联合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
2.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还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班主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有着极大的便利。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针对文章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进行探讨。深入发掘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内化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课程教学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愉快的接受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的思维认知,并进一步结合教学内容来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在教学中。
2.2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的教学工作要为每一位学生服务,要深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到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的心理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注重于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养成不骄不躁的学习心理。对于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不能过于注重成绩,要积极肯定和鼓励学生,为学生注入自信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并进一步进行正确的引导,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去发展。
2.3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是生硬的理论,必须要与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实践活动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很好的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更加适合小学生活泼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的素养。而在当前小学的实践活动中,大部分是以广播操和体育活动为表现,无法真正的贯彻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当前很多的家庭教育过于溺爱学生,学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因此,教师必须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可以观看《二十四孝图》的视频,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进行分享,或进行手工课,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2.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教育,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各科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各方面状况,并积极学生做朋友,进行沟通,从而帮助教师展开心理健康辅导。
2.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最后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每一位学生设立一个心理和情绪的健康变化表,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教师根据档案来与家庭进行联合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做到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情绪问题,实现学生持续发展和成长。
结束语: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理念。在工作中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工作中,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文雅.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研究[J].家长(上旬刊),2020,(3):74,76.
[2]杨建华.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人生与伴侣,2020,(1):36. DOI:10.12256/j.1003-5001.2020.01.029.
[3]王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77.
[4]魏倩,朱宁熙.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方案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9,(8):223.
[5]毛银鹤.心育与德育的整合 ——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新课程·小学,2019,(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