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华
山东省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2100
摘要:我国的教育体系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对中专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搭建完善的职业道德培养系统,能够转变学生的思想认知,促使其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执行时,教师之间的思想认知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工作在落实过程中面临了诸多问题,因此要寻求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职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引言
工匠精神的有效体现,可以帮助中专学生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个人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以此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下,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
一、会计的工匠精神概述
一直以来,工匠精神都被应用在制造行业或者是技术人员身上。因为,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专注且执着的精神力,才能够保证其作业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因此,工匠精神也一直是被人们所传诵的一种美德。在当前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各个企业在进行新型生产的过程当中,纷纷实现了自身的转型,而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有效发挥自身的岗位职能,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其自身经济效益不会受损。因此,这也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对于工匠精神的有效应用,来实现自身职位的职能发挥。比如,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计人员要保持着高度的精神和专注力,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其资金数据的有效分析和处理。同时,也要保证严谨的态度,针对公司当中不同部门的具体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的核对,以此才能够减少由于部门当中,部分人员的不正当行为而导致企业资金受损。
二、导致职业中专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中等专业学校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要具备优质的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还要熟练应用各种信息技术软件。然而,很多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较差,工作技能不熟练,不会操作使用相关财务软件,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另外,针对于中专学校来说,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就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不够重视,不仅如此,其他工作人员以及领导都没有充分的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够更好的开展,也导致会计工作人员不具备良好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过低。
(二)缺乏有效交流和合作
但是在中专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各个部门的人员只注重对自身工作的落实,却忽视了相互之间的有效交流和合作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执行效果,限制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对于考核方式而言,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人才的过程中,对应聘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较高,却时常忽视对其职业道德的考量,致使很多职业道德缺失的人员有机会从事相关工作且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学校通常会通过书面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量,该种考核方式相对片面,难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充分了解,进而影响了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部分学生也因此降低了对自身职业素养建设的重视程度。
三、职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赛证融合,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
”顺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新技术条件下对现代会计职业发展的新要求,中专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践行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宗旨,推进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引导中专学生学习会计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组织形式,提升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引领中专学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1+X”证书改革与赛证融通实践。竞赛业务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和费用预算控制要求,审核监督会计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作出正确合理的职业判断。这些理论知识,传统教学不可能实现如此直观的教学效果。比赛一般需要运用Excel电子表格工具进行相关业务凭证的计算,收入、费用汇总分析表格的编制和基本财务指标的计算,可以引导中专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日常办公基础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关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思维。会计实务操作比赛将会计账务处理与纳税申报业务整体设计,要求学生结合一定时期账表数据,运用专用报税平台,完成增值税、所得税及其他常见税种的税务申报工作,引导中专学校重视学生税务技能培养,增强学生依法纳税意识。会计参与企业活动变得前段化和终端化,工作从原有的后台服务生成信息,变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逐渐操控企业的核心领域。”
(二)提升技能培训与精神宣讲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针对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技能进行有效的提升培训,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技能能够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进而才能在学生实训的过程当中,保证其自身的能力发挥,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体会工匠精神的具体含义。同时,学校在教学时,也要通过精神宣讲来向学生宣讲会计行业的工匠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够在耳濡目染下,实现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有效理解,进而发挥出其具体的含义。
(三)推进“引企入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大多数的院校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尤其是会计学专业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限制,导致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大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了和普通本科院校相同的教学模式,只是在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上有所降低。这种培养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会计学专业作为技术性较强的一个专业,应当在当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下,将企业引进校园,将学习和工作式训练相结合,强化“理论教学+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企业的选择上,既要包括流程较为完善的工业企业,也要包括业务相对单一的商业企业、服务业等。校企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认知性的参观学习、锻炼式的专业实习、强化式的定岗实习。不论校企合作的方式如何,最终达到让学生真实体会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企业业务流程、掌握企业会计处理,毕业时能够和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是中专会计专业学生在行业中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要借助合适的媒介,搭建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师素养的提升和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英.信息化背景下中专会计教学模式改革[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44-345.
[2]黄兰云.探寻中专会计课堂的快乐教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288-289.
[3]陆泽贵,任骁淼,田晓静.中专会计专业核心技能测评系统建设——以济南市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53-56.
[4]于君.中专会计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探索——以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9(12):199-200+202.
[5]邹雨君.中专会计电算化实现课程改革的方法分享[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