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高考中语言表述类试题的作答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李盼盼
[导读] 2019年12月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发布。
        李盼盼
        山东省北镇中学 256600
        摘要:2019年12月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发布。该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核心问题。作为“四层”内容之一的学科素养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一定语言表达的能力。高考中关于科学思维的考查形式更加明确,经常出现概念、原理、原因、分析、依据、推测或解释、说明、阐述类问题。该长句作答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使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及现象,原因类表述要体现逻辑性、条理性。综合近几年的考试情况,学生在做这种题目时往往得分率较低。本文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了分类分析,对其作答方式进行了介绍,提供了适合学生的灵活解题方法。
        关键词:生物学高考,语言表达,归类及解题策略
        引言:语言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日常生物教学中大多侧重对学生必备知识如基本生物学原理和生物学概念的传授,忽略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但高考——即教育测量仍主要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会体现在答卷时不能用科学的语言文字清楚地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导致丢分。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测试中,适当增多长句作答类的考查,让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恰当的运用生物学规范语言进行阐述,在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在高考作答时更加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一、标准答案为教材“原文”
例:2020年全国Ⅱ卷中理综生物中32题(1)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2020年江苏卷中26题(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28题(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___________,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33题(2)Taq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___________。2019年课标全国卷Ⅰ中30题(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2018年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生物中29题(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等等。
解析:该类题目在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
备考策略:熟读教材内容,真正理解并准确识记相应概念涉及到的基本原理。
        二、标准答案为 “专业术语” 、“专有名词”的概念及其引申
例:2020年山东卷24题(1)某同学认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020年7月浙江省选考中26题(2)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2020年全国Ⅱ卷中理综生物中38题(1)抵抗力稳定性的含义是___________。2020年全国Ⅲ卷中30题(3)必需氨基酸是指___________。2019年课标全国卷Ⅰ中31题(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等等。
解析:该类题目在高考题中设问方式简洁,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
备考策略:准确识记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精准描述,注意相关概念的准确书写。
        三、满分答案为 “整合性语言”
1.条件类原因分析
例1:(2020山东,21节选) (4)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由于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思考模板:条件→影响→变化→结果
解析:题干中给出的条件为“干旱条件下”,影响“叶片气孔开放程度、C02吸收量、暗反应速率”,引起的变化为“降低、减少、减慢”,最终导致的结果为“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运用以上答题模板基本思考过程已经完成,最后用简洁完整的语言进行作答。其中“所影响的过程及变化”为阅卷时的关键得分点。
参考答案:干旱条件下,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02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减慢,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该类题目的变式有:2019课标全国Ⅰ中29题(2)、2017课标全国Ⅰ中30题等。
2.比较类原因分析
例2:(2018课标全国Ⅰ,30节选)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模板:条件→影响→差异→结果
解析:题干中给出的条件为“种植密度过大”,影响的是“光照强度降低;甲、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据图分析两者差异体现在“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结果)。接下来用简洁、有逻辑性的语言完整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
该类题目的变式有:2018课标全国卷Ⅱ30题等。
3.物质含量变化原因分析
例3.(2018课标全国卷Ⅲ,29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2)当叶面积指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思考模板:条件→影响 (来源—去向)→结果
解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为“叶面积指数超过b时”,结果为“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对干物质来源和去路的分析:干物质(有机物)的来源——群体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的去向——群体呼吸作用消耗。结合图像分析干物质的来源不变,去路增多,所以导致积累速率下降。
参考答案: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
该类题目的变式有:2020山东卷21题(3)、2017课标全国卷Ⅰ中30题(1)、2018北京卷31题(3)等。
结束语:建立在科学思维上的语言表述类题目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原理、原因、分析、依据、推测、解释、说明、阐述”等。其中的因果类原因作答是难点,分为“知因述果型”和“知果述因型”。前者正向推理,后者逆向推理,最终都正向描述。学生答题时需理解教材的基本规律,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运用模板,全面叙述,体现逻辑关系, 切忌答 “半句”。
教学建议
1.有计划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准确掌握生物学术语的科学表述。
2、平时作业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