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杨明勇
[导读] M某,(我校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我市某高中)此同学个性独立,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看似较一般同学成熟。但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时期,受家庭的以及社会上的阴暗面的影响,责任感缺乏并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
        杨明勇
        吉林省白山市第十一中学  134300

        M某,(我校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我市某高中)此同学个性独立,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看似较一般同学成熟。但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时期,受家庭的以及社会上的阴暗面的影响,责任感缺乏并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进入初中三年以后,因学习任务的加重,成绩不如人意,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家长的教育疏导却被他视为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至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
        进入初三后,M某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想法偏执。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在进入总复习时他内心更加压抑、焦虑、烦躁。以至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老师、家长身上,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上课时,他一个字也听不进;课后,虽然仍和以前一样与同学讲话、玩乐,但这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时的他在课间与同学玩乐已成为支撑其上学的主要动力。”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日子一直混到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
        情景描述:
        这天下午由于刚刚考完月考学校下午不上课,所以很多同学都相约上街去玩,M某的父母由于没有时间给孩子买衣服,所以给了他500元钱,要他自己去买,可是M某却拿着钱到火车站买票跑到了北京,这个消息令所有人都非常吃惊。
        班主任和孩子的父亲立即与学校取得联系,告知了情况。就在学校与班主任老师商量解决办法的时候,一个与M某平时关系很好的同学悄悄告诉我,M某现在到北京的一家洗浴中心打工,并说要退学,打工挣钱混出“人样”来再回来。


学校知道这个消息后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政教处会同老师、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由家长给孩子打电话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先暂时稳住他,同时立即到北京领孩子;第二,学校派人用电话和网络不断的与他取得联系,尽量的劝说。就这样前后一共经历了近二十天的时间他终于回到了家。孩子回来后,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给孩子一段时间好好考虑,先不要逼着孩子来上学。
四天后,M某回学校来了,但没有回教室,只是在操场转转,与同学聊聊天。我们也不急于去找他。一个星期后,他背着书包,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办公室,要求复学。我们心中一喜,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不再出现反复,我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若他真心悔过,再给他一个机会――用三天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保证书;取得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谅解后才能进教室。并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保证半月后的月考前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才算是真正的有诚心回来。这些他都欣然的答应了,果然他没有失言,半月后的月考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与他的一次谈话中,他向我透露了心声:原来他到北京后,心里想着我终于自由了,但是由于钱很快花完了,所以他意识到必须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最好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出去找工作,但是人们不是嫌他年龄太小就是嫌他没有学历。于是只能去做苦力。在洗浴中心工作的几天,每天不是挨老板的训斥,就是受客人的气,有时还要受其他同事的欺负。这些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的思绪不再平静,心里总是想起在其他同学正在学校里和老师共同努力迎接中考,而自己却是如此处境,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考虑到自己应该为时刻惦记他的父母负责,为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们负责,更没有对自己的将来负责,并且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最适宜学习的时刻,却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行为……心中升起了悔意。
案例反思:
信息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影响、教育可能比书本知识、老师的说教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丰富。赵某因受到社会上过多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偏差,但同样是现实生活教育了他、纠正了他,令他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因而,我们现时期的学校责任教育要建构基于生活、社会的开放型活动责任教育模式,借鉴、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拓展教育时空,以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构筑校内外相互沟通、结合的“大教育”格局,加强责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