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贵
(中共清远市委党校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以贯彻落实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如何夯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基层党建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背景下,以发挥政治优势催生组织内生动力、以夯实组织基础建设增强党组织组织力、以重视监督管理压实党建工作责任这三重维度,是夯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之策。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党员
当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组织力软弱涣散。这既有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淡化的原因,又有基层党组织基础建设弱化的问题,也有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监督缺失的缘故。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软弱涣散,必须通过组织结构整合来进行力量建设。
一、以发挥政治优势催生组织内生动力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软弱,其归根结底的问题在于: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边缘化,基层党员政治意识淡化和政治能力弱化,造成了政治优势的缺失,从而导致了组织力的软弱涣散。
(一)夯实政治功能,永葆政治本色
政治功能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地强化政治功能,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发挥党的政治功能,做到政治自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基层各项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功能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让基层党员群众拥护党的领导,推进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在广大的基层落地施行。提高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发挥强本领、做表率、敢担当、能战斗的政治本色。必须将党的政治路线落实到位,把政治任务落到支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高度认识,组织、引导、凝聚和服务好群众,发挥党支部政治组织作用。着力宣传政治路线,健全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政治功能,促使基层党支部引领广大党员及群众践行党的政治方向、政治路线,坚持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永葆政治本色。
(二)厚植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觉悟
抓好基层党员思想政治是当前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必须坚持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厚值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觉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以狠抓思想管理为着力点,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基层党员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比较突出。基层党组织亟需厚植政治意识,不断加强党员政治学习,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学习红色经典,了解党史国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思想站位,以思想武装本领。提升政治素质、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增强党性原则和政治规矩。厚值政治意识,必须抓基层党组织“一把手”的政治意识,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认识,坚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管党,以“一把手”再狠抓基层党员的政治意识,着力将政治意识和理想信念转换成为基层党员的强大思想武器。让基层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将思想自觉变为行动自觉,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三)提高政治能力,保持政治定力
政治能力是组织力的根本保障。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作为“一把手”的支部书记,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定力,才能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做到“定海神针”。着力抓好“关键少数”,打好组合拳,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能力,才能增强组织力、领导力;也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以巩固党的政治根基。同时,基层党组织要明确其与地方党委党组、党中央之间的定位,发挥其在整个党组织的基础作用,在政治能力上落实好党中央的政策,在政治定力上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不断锤炼基层党员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定力,不断考验基层党员的政治担当和政治本色。教育基层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引导基层广大党员讲政治、守规矩,提高政治站位,力求在领导、组织和行动更加契合党的要求[[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2020-2021年度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课题“广东统一战线的历史性贡献研究”(2020-GDSYKT-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文福贵(1987-),男,贵州凯里人,中共清远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政党制度和社会治理。
]],坚决做到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真正落实。
二、以夯实组织基础建设增强党组织组织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固国安邦,重在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夯实其基础。把准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与作用,以部分和整体的角度来重视基层组织力建设,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置于全党的伟大工程建设整体布局之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性,以铸就全党的坚固性、牢靠性。
(一)发挥支部基础性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抓基层党建的主体,是贯彻上级党组织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坚决避免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着力夯实堡垒、补齐短板,积极深化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发展。因此,巩固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才能成为党最坚实的战斗力堡垒。夯实战斗堡垒,要构建合理有效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架构,找准基层党建优势的契合点,着力打造集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政策落实、群众服务于一体的党建工作平台。建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支部,整顿后进支部结构、优化中间支部质量、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抓好基层党组织经常性帮建,支持基层党组织组织架构优化和功能建设,提升支部质量。发挥基层党支部是基层党员政治学习、思想武装和能力锤炼主阵地、“炼钢炉”作用。锤炼基层党员,强化责任意识,坚守岗位职责,力争每个基层党员都是合格党员。实行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健全党员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思想交流和党性锻炼等工作制度。提升党员素质,落实工作责任,以保证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搭建展示党员标杆和党性锻炼平台,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争先锋、做表率,突出党员先进性创造性,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增强基层党员担当意识,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员的坚强战斗力和组织力[[]]。
(二)打造具有“四铁”基层干部队伍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党的方针政策路线须依靠坚强的党员干部队伍来保证贯彻落实,尤其是基层党员,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敢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坚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激励机制,为党员干部成长营造良好条件,注重任人唯贤、任人唯才导向,注重德才兼备,注重支部领头人的培养。重点培育关键岗位党员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按照新时代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抓核心、抓关键,重视对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在推进党的事业中锻炼年轻干部,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高素质年轻队员干部队伍,以便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向着“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奋力前行[[]]。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团组织功能
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理念。推动党群工作,始终将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核心,以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先进性推进群众工作任务落地生根[[]],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有坚实群众基础的战斗堡垒。群团组织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和向基层延伸的优势,是巩固社会稳定和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故而充分发挥群团优势,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合筑共建。基层党组织是党群关系的重要枢纽,必须充分做好联系、组织和凝聚群众的工作任务,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按照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领导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优越性,提高组织力引领作用,引导群团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把群团组织和广大群众“像石榴籽”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以服务群众来增强组织力影响,强化党员的服务理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激发人民活力,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用制度体系、法律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与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相结合,将基层党组织建成团结社群、凝心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以重视监督管理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基层党建责任制是不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增强组织力的有力保障。加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就要落实党要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严管全体党员。抓执纪监督,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人、抓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其在进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以增强组织力。
(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检验是关键
党内规章制度是夯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制度,也是严格管理党员的重要依据,故而必须以强化党内党规党纪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和认真执行党内法规,突出规章制度的基本功能,在工作中把规章制度挺在前面,依规依法为民办事。做好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检验工作,规范监督制度,提高检验效能,保障基层党员既要按党规党纪办事、又要使党员勤“政”为民。基层民主监督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事关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策时,坚持充分发扬群众民主监督,监督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履行职责,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公正公平公开解决协调好涉及广大党员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权力来自于人民,民情民意的表达及达成,必须以广大群众来监督,规范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制度,设立基层党员服务中心,注重基层党员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权益。
(二)完善组织机制,增强党员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是党的发展建设、组织目标的组织基础,也是汇聚组织力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组织机制,按照党章要求将每个党员必须编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组织生活,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既要民主又要集中,既有约束又有自由,形成向上、生动、积极、严肃、活泼的组织风貌。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严肃活泼的党组织生活,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活动,坚决防止党内生活不严肃、不认真和娱乐化、庸俗化,形成组织机制制度化。增强党员内力,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完善组织管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组织意识和组织纪律。对标英雄模范,发扬革命精神,提高党员对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事务的组织力、责任心,强化党员履行职责,增强党员内力。
(三)严管与厚爱同行,强化组织向心力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汇聚来自于每一个党员,党的组织力来自于每一个党组织,必须严管与厚爱同行,方显组织力强劲。对党员严管与厚爱同行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加强对基层党员的严格管理,严肃纪律规矩,遵守党纪国法,又要注重组织关怀,重视对党员的谈心谈话,关心党员的现实状况,设法帮助困难党员。加强激励基层党员和帮扶困难基层党员,不断完善基层党员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基层党员凝聚力工程,健全基层党员关爱激励机制,解决基层党员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要激励关心普通党员,在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情感上关怀,对普通党员给予最大限度的鼓励和支持。要确实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来帮扶救助生活困难的基层党员。着力打造良好的“党员先锋”学习环境,开展先锋党员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行动,加大宣传先进党员先锋模范,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向纵深发展,必须全面夯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政治优势,抓实基层堡垒,抓住监督环节,以夯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从而坚实党的根基,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本报特约评论员.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11-22(005).
[]王大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突出发挥政治功能 不断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N].长春日报,2017-11-08(00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cac.gov.cn/
2016-07/02/c_1119175391.htm, 2016-7-2.
[]本书编委会.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7版[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7,3.
[]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