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在益智区游戏中注意力发展的观察研究——以拼图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郭潇露
[导读]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专心”,也即专注力。
        郭潇露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邵艾婧  310000
一、观察缘起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专心”,也即专注力。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也为以后入小学做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有多种方法,拼图就是其中一种。拼图的过程是幼儿思维迅速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耐心、注意力、细致观察事物的过程。
        小班的孩子由于自身的注意力发展受限,经常在益智区选择拼拼图,但摆弄了几下后又放弃拼图。针对这一现象,我观察到孩子也受技能的限制,没有习得技巧,只有好看的画面,孩子们是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自然就无味放弃了。
        因此,引导幼儿用一定的技巧,加上好玩感兴趣的材料,一定会激发幼儿对拼图的兴趣,让幼儿感到拼图游戏很好玩,下次还会高高兴兴地主动要求玩拼图游戏,逐步提高幼儿玩的水平,直到他可以独立完成拼图,不再依赖大人当“帮手”,并有兴趣向更难的拼图挑战。
        二、观察目的与方法
        (一)观察研究目的
        1. 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在益智区拼图游戏中注意力发展的观察研究。
        2. 探寻提升小班幼儿在拼图游戏中注意力持续专注的方法策略,并助推小班幼儿提高玩拼图游戏水平。
        (二)观察研究方法
        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轶事描述记录法、照片记录法。
        三、观察对象与内容
        (一)观察对象
        本学期来园的小三班全体幼儿。
        (二)观察内容
        观察幼儿在拼图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以及教师如何助推小班幼儿提高玩拼图的游戏水平。
        四、观察分析与原因解读
        镜头一:
        早上来到幼儿园,杭杭就在益智区找材料,杭杭看到拼图说:“这里有拼图啊,我拿出来玩一玩”。于是,坐在益智区自顾自的摆弄了起来。杭杭先是把拼图倒了出来,拼着拼着。突然转过头看像我说:“这怎么拼呀?我不会。”旁边的小G听到了,看向杭杭说:“我也不会拼。”在这样的情形下,杭杭选择放弃,离开了益智区。而小G宝看着杭杭离开,他也离开了益智区,只留下了一桌子乱糟糟的拼图。
        镜头二:
        又到了每天的区域时间,今天杭杭和一一选择了益智区,杭杭选择了一块小的拼图。刚开始拼的时候,他皱着眉头,有点不知道怎么去拼,他把所有的拼图都先倒了出来。而一一选择了一个长方形的拼图,同样的,也把图全都倒了出来。
        这时,杭杭皱着眉头一边看向一一一边不开心的说:“它的眼睛怎么不见了?到哪里去了?这些拼图都混起来了!这怎么找呀!”在旁边观察的我说:“混在一起没关系,你仔细看看,这不是没混在一起嘛。我帮你分开。”说完,杭杭就舒展了眉头。我继续补充到:“我们先看看拼图是什么动物?”于是,他很认真的观察起。拼着拼着又遇到了难题,他对我说:“老师,眼睛少了一个。

”我说:“哪个像眼睛,什么颜色的?”听完又认真观察的拼图。过了一会儿,杭杭喊我请我看看他的成果。我说:“还少了几块哦,你看看这个像牛角。”最后,杭杭拼完了整个拼图。他还说:“我好想再拼一个。”
        镜头三:
        这一天,孜孜和叶子又来到了益智区玩拼图,两个小朋友对汽车和船特别的感兴趣,他们把拼图散落在了桌子上,一边拼一边嘀咕着。孜孜对叶子笑眯眯的说:“叶子,我们一起来拼图吧!”叶子说:“好的呀,我们一起拼,看看谁拼的快。”孜孜笑着说:“那肯定是我快呀。”叶子说:“谁怕谁,我们比比就知道了。”不一会儿,他们就开始了拼拼图,“这么多的拼图,这可咋办呀”,孜孜一边拼一边嘀咕着。而叶子很淡定的说:“慢慢拼呗,我们把颜色拼图分一分,你拼你的,我拼自己的。”不一会儿,两个人就对照着图片拼完了。先是孜孜拼完了,然后看了看叶子说:“我拼好了,你加油哦!”而叶子有点心急的说:“我马上就好了。”
        案例分析:
        以上是观察研究中的几个典型镜头,在拼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都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我大致分成了四类,如注意的范围和实际经验不匹配,拼图块数太多;注意力集中,但缺少拼拼图的技巧;注意力不持久,学习能力不一样;拼图兴趣高,缺少学习品质。当然,也有个别孩子非常专注在拼图这件事情上,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拼完整幅拼图。
        五、策略导引(策略导引与实施效果)
        (一)教师指导中要适时、适度
        当孩子的目光投向老师时,教师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不要错过了最佳时机。同时,不要直接地把答案告诉幼儿,应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
        (二)从易到难的增减拼图块数,排除干扰
        我将拼图块数变少,用方形拼图替代现在的长方形大面积大块数拼图,降低幼儿的难度。更新了拼图材料,块数从少变多,从简到难,避免孩子因为拼图块数太多而放弃。
        (三)幼儿自主讨论、分享拼图方法
        请幼儿谈谈自己在玩拼图中的难题,也请玩成功的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拼拼图的方法,让其他幼儿一起讨论,通过学习后找到一定的技巧方法。
        (四)鼓励幼儿多动手动脑,坚持完成拼图,体验成功感
        在拼图的过程中,难免有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拼图。这时,教师根据情况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离完成就差一点点啦,再坚持一会儿,动动脑筋,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 或通过动作给孩子点个赞,比个大拇指;鼓励她们继续探索、寻找适合的方法。
        (五)尊重幼儿的选择,理解幼儿的构想
        在观察过程中,我问崔尚熙,你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把拼图完成,她告诉我,她认识图中的每个形象。教师应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大胆的支持和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方法是去拼图,努力使每位幼儿都有成功感和自信心。
        六、反思跟进(后续思考)
        经过这次的观察研究,我认为幼儿的能力是无限大的,只要找到适合的方法策略,幼儿都能够突破自己,不断学习发展。下学期就是中班了,各方面都会比小班好,我希望,到时候可以增加竞赛制,促进幼儿注意力的进一步培养。随着孩子们的拼图经验越来越丰富,注意力也随之增加了不少。在习得一定的技能经验以后,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比赛当中,增强手眼协调的能力,体验比拼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专注力、耐力等良好学习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