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秋蓉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628000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些束缚,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些条件,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造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每个人的创新精神都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以对生活的热情为前提,创造简单乐器。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同样的,音乐实践也创造了音乐的美。学生对乐器非常的喜欢,但往往由于学校的师资条件,在课堂上并不能作到人手一件。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学生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塑料瓶、瓶子盖、玻璃杯)去发掘音乐,动手制作出各种“小乐器”。学生通过观察、创造、动手实践,以生活为源泉变废为宝,他们的创造能力让我感到惊奇,在课堂上,他们兴致勃勃的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得意之做,互相交流了制作方法,而且还能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体验到了创造带来的成功感。
音乐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创新的快乐。如在表现作品时,学生可用舞蹈、打击乐器伴奏,也可用诗歌、故事、绘画等表现形式,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羞涩、难为情阻碍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当然,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表演舞台是十分有限的,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不是通过这小小的舞台展示后建立起来的。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歌声、舒展优美的舞姿、高雅端庄的气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激励的话语感染不善表现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他所表现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然的表现自己。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成立合唱团、话剧文学社。
定期的特长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活动都是提供学生展示能力、增强信心、提高表现力的绝好机会。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各种演出、音乐会、电视晚会,注意观察,深刻体会艺术家演绎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精华,了解音乐内涵,正确表现音乐。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中,教师本身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求知欲,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教师必须确信每位学生都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的积极性。遵循规律,全面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过程主要是打破与重新优化建构。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常常提问,这首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音色、力度、速度,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审问式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因为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出现"冷场"现象,而影响课堂效率。同时学生的思维无形中受到限制,往往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生的天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现今的教育氛围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创造行为抱有偏见,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而现代教育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音乐。观念转变了,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了。教师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营造气氛、激发兴趣。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音乐的想象是听觉表象同视觉表象的转换过程,我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如以幻想为前提,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或在"律动"中,体验音乐;或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或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
音乐想象是在音乐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记忆储存积累的许多声音表象,经过音乐思维产生新的音乐形象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通过标题音乐进行想象,还可以找一些无标题音乐,如视唱、各种练习曲,使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另在学习歌曲或欣赏音乐之前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内涵,说出歌曲的情绪,或借助画面、道具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情绪,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很好办法。让生活的感悟先走进音乐,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独创能力。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思想主张以鼓励为主在他们自我表现的活动中尽量不干预,并给予正面的评价。教师要激发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积极参与,实现师生和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