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在户外娃娃家游戏中的语言交往能力的观察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秦甜甜
[导读] 语言起源于交往的需要,它的本质功能是交流,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不仅是培养幼儿说话,听话的能力,更是培养幼儿思维的能力。
        秦甜甜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310021
        一、观察背景
        语言是儿童与外界交往的重要途径,幼儿能否能用正确、合适的语言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用语言和谐地与同伴交往相处,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和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语言交往过程中,幼儿会渐渐学会运用语言,整合自己的语言,发展自己的语言,无论是在家庭,在幼儿园,还是在情感交流,学习知识技能中,都需要与成人或者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可见,语言在幼儿成长过程与建立社会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起源于交往的需要,它的本质功能是交流,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不仅是培养幼儿说话,听话的能力,更是培养幼儿思维的能力。
        小班下的幼儿游戏水平有所提高,喜欢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在娃娃家这类角色游戏中,有向别人表示要求和愿望,一般有喜欢的、熟悉的伴玩,开始出现小组性游戏。但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游戏环境的影响。还很容易受周围人语言的影响。他们通过语言交流与伙伴达成合作关系,也因为不合适的表达,引发冲突,影响伙伴之间的社会性交往。
        我将以户外娃娃家的游戏为研究载体,通过观察,分析小班幼儿的不同语言表述能力对同伴游戏时的影响,探寻提升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协商能力的方法,并助推幼儿在户外娃娃家中运用语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水平。
        二、观察目的
        1. 通过观察,分析小班幼儿的不同语言表述能力对同伴游戏时的影响,关注幼儿社交性或礼貌性语言的运用差异。
        2. 探寻提升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协商能力的方法,并助推幼儿在户外娃娃家中运用语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水平。
        三、观察分析与原因解读
        镜头一:幼儿园里的李子熟了,挂下了枝头,在户外娃娃家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提出要洗一洗李子,于是我打来一大盆水,水很快被大家用各种容器分装走了。
        恬恬宝贝在烧水壶里灌了许多,雯雯来晚了,没有接到水,她有点失落,环顾四周,她看到恬恬一个人在往小碗里倒水,于是她走过来,蹲下来和恬恬说:“恬恬,你可以分我一点水吗?就这么一小碗就够了。”恬恬停下手中的事儿,思考了一下“嗯……可以。”于是给雯雯倒了一些。雯雯如愿接到水了,她开心地向恬恬道谢:“谢谢你!那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恬恬听到了雯雯的感谢,也觉得很高兴,看着雯雯的方向,她发现雯雯还有很多小伙伴围在一起玩耍,于是她拿着水壶走过去,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啊?”“我们在加水,煮李子汤。”朵然回答道。“哦,那我还有很多水,给你们一点。”于是恬恬也加入到了大家的游戏中去了。他们一起煮起了李子汤。大家都感到很开心。
        分析:
        1.语言内容的准确表达。游戏活动中,雯雯的语言准确表述了自己的需求“恬恬,你可以分我一点水吗?就这么一小碗就够了。”雯雯的准确表达不但说明了她的需求,还说明了自己的需求量。于是恬恬非常容易地理解了雯雯的意思,并给出了回应。为后续的交往打下基础。
        2.礼貌用语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小班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会借助于肢体语言。在要到水以后雯雯很有礼貌地说了感谢。(谢谢你!那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并辅以微笑(肢体语言)。礼貌的用语和亲切的微笑打动了独自玩耍的恬恬,于是随后她被雯雯友好的态度吸引,好奇地由观察到加入雯雯一伙人的游戏,并且在大伙的游戏中主动奉献自己水壶里的水。由礼貌的语言和富含友好情绪的引导,能够帮助幼儿很快地融入团队的游戏中去。
        镜头二:
        延续上一周的有关李子的游戏,这一次,孩子们尝试制作李子果酱。昊昊拿着柱状的木头积木埋头在研究怎么捣烂李子。一开始他力气很大,用力的积木砸下去,结果李子全都弹出去了。后来他发现轻轻地,离李子近一点用力按下去,能够将李子捣碎,还不会弹出来。


        妹妹也在用积木捣碎李子,看到昊昊成功的样子,便来求助:“昊昊,你好厉害,真像李子酱。可以帮帮我吗?”听到有人夸奖自己,昊昊有点得意,欣然答应。他一边捣碎李子,妹妹一边接着提问:“你怎么把李子压碎的呢?”“恩……就是这样,把……这个用力压…下去。哦…不对…也不能太…太…用力,李子会飞出去的。”“可是,我刚才也是像你这样用力的,怎么不行呢?”“我也…不知道。那你学着我这样,就是…就是要这样压下去。”昊昊一边描述一边操作,妹妹听的很费解,后来也就不问了,昊昊帮助她捣碎了李子后,两人就分开游戏了。
        分析:
        1.交往双方语言讲述水平有差异。妹妹的语言表述比较完整,且富有逻辑,属于语言讲述水平高的幼儿,昊昊属于语言讲述水平中下的幼儿,虽然他心里对游戏的诀窍非常清楚,但是着急讲出来的时候会结巴,妹妹几次的提问都得到了描述不清的答案,逐渐失去了继续交往游戏的兴趣。
        2.词汇量匮乏,语言组织紊乱。小班幼儿能够感知游戏中事物的内在规律,但是不能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发现的规律,需要成人引导着讲述。语言组织上会前后倒置,受情绪的影响。昊昊几次想要修补自己的语言描述(我也…不知道。那你学着我这样,就是…就是要这样压下去。)维持与妹妹的谈话,但是都无法见效。
        四、引导策略
        引导策略:
        1.幼儿游戏谈话策略不足,教师帮助修补。
        将几次游戏中幼儿的语言汇总,不难发现幼儿语言的表述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昊昊小朋友在游戏谈话中,遇到的问题的是表述不清晰,修补谈话和修正描述的能力欠缺。主要原因是缺乏叙述讲述的经验,对自己发现的规律不知道怎么表述。因此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带着幼儿进行反馈交流,引导幼儿对获得的经验用连贯的、精练的语言讲述与分享。通过轻松愉快的经验分享来帮助幼儿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自己思想,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幼儿出现描述困难的时候,教师及时地帮助幼儿修补、组织语言。
        2.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谈话中的基本规则。
        在雯雯的案例中,雯雯运用了礼貌用语和合适的表情、语气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最终获得了成功。通过活动后的分享谈话,可以将游戏中这些闪光的交谈规则推广给所有幼儿,希望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彬彬有礼、文明游戏。
        五、反思跟进
        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影响着幼儿在游戏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关系,同时也影响幼儿的游戏水平。通过在户外娃娃家的对幼儿语言的观察,教师发现了幼儿主要有以下几种语言发展情况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
        1.语言的完整叙述。个别幼儿在游戏中的描述不够完整和清晰,不利于游戏另一方倾听和理解。交流双方的语言发展水平不对等。倾听与理解的差距影响幼儿游戏交往。
        2.礼貌用语的运用以及语气、表情等辅助肢体语言的运用。合适的语气和礼貌用语的运用能够在游戏交流过程中帮助幼儿友好的表达出加入游戏的愿望。
        对于幼儿以上在游戏语言中的情况,针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也思考了新的支持策略。
        1.结合情景,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游戏情景中,选择使用恰当的语气,必要时辅助以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2.在一日生活中创造愉快轻松的交流环境,给予幼儿机会,积累更多的交流的素材,让幼儿在情境游戏中有话题可说,能够围绕话题持续展开语言的交往。促进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
        3.强调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完整语句的输出。尊重幼儿语言发展上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讲述,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给予幼儿敢于在同伴面前交谈的自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