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我吗?我是“树”——以《幼儿园怎么了》班本课程提升大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章型型
[导读] 环保意识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章型型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二幼儿园 310000
【摘  要】环保意识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幼儿环保教育可以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一日生活之中,还需要引导家长参与,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本文借助“幼儿园怎么了”为载体,从寻常细微处不断深入,跟随幼儿的兴趣,不断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心,通过提问、讨论、调查、分享等多元形式丰富幼儿的体验,促使幼儿感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班本课程 树木 环保意识

一、《幼儿园怎么了》班本课程的概念界定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从幼儿个体、经验、兴趣、班级情况出发,建构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班本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怎么了》班本课程是根据本班幼儿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与问题中产生,并以此为基点,不断创生的一系列课程活动,用以助推幼儿爱护树木环保教育的提升。
        二、《幼儿园怎么了》班本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分析
        针对幼儿对幼儿园怎么了生发的这些问题,我对于开展《幼儿园怎么了》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幼儿园怎么了其实就是幼儿园地面上发现了很多树枝,有大的,有小的,也有粗的,细的,时不时的还会看到从大树上掉落树枝下来。在教室里,孩子们看着窗户外面的几棵大树,都在议论着:为什么要把树枝剪下来呀?这些树枝离开了树妈妈好可怜呀?大树还会长出新树枝来吗?听着孩子们的讨论,就此展开话题,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树,了解树,研究树。
    在明确了《幼儿园怎么了》课程所蕴藏的价值后,我也试着从课程目标方面展开分析,主要包含:了解修剪树枝的作用,形成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尝试用树枝进行创意画,感受树木作用多;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尝试与同伴合作种树,加强自身的环保教育。
        三、以《幼儿园怎么了》班本课程助推幼儿环保意识的提升
(一)潜心挖掘生活教育细节,融课程理念于一日生活
        班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课程的展开也始终围绕着“兴趣、问题”不断深入展开。不仅反映了幼儿和教师、家长之间的真实的学习、模仿和探究,同时也在动态的课程行进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课程的框架和理念。《幼儿园怎么了》课程是完全随着幼儿的兴趣点而不断自然生发的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集体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行进路线,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观察幼儿的活动,及时发现他们感兴趣的点,并且引导他们冲破层层阻碍,实现对问题的探究,并在探究中获得自理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与集体活动共享,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幼儿一直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产生好奇,要将这些问题和好奇心解决和延续,就涉及到很多师幼、幼幼、家园之间的互动。

因为这次对树有多粗的测量活动涉及到了交往、观察和记录等多方面的内容,很多幼儿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活动,所以活动结束,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大家的思维都很开阔,分别从测量中的发现、小组成员的配合程度以及测量时的感受等方面进行了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也助推了幼儿要爱护树木,要保护树木生长的环境,这样我们的树才会更加茂盛,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三)自主实践与充分表达并行,有效释放幼儿学习能动性
        为了挖掘“树”的新价值,让它能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幼儿产生深入持续的影响,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我决定要将这个话题通过自己的引导和铺垫延续下去。我找了几块树桩带回教室。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树桩除了有一圈一圈的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用一张大的记录表记录孩子们的发现以及记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的猜想。然后将记录表发在班级群里,请家长共同参与,去验证孩子们的猜想,可以是孩子们的前书写,也可以是孩子画画,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孩子们来进行交流,其中有孩子讲到有些年轮中圈圈紧一些,有些松一些;也有孩子说到阳光照得多的一面年轮上圈比较均匀,间距比较大;也有孩子说年轮上疏面为南面,紧密的为北面,喜阳的树木向阳生长,年轮条理间间距大,而北面则相反,条理间间距小。
(四)借力家长社区拓展课程资源,开放班本课程互动空间
    种树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今天的种树活动中,孩子们从叔叔口中了解到了果树根据叶子的生长期可以分成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两类,知道了葡萄树就是落叶果树,而枇杷树就是常绿果树,所以葡萄树没有叶子,而枇杷树就有叶子。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带给幼儿更全面、专业的现场体验,这对于幼儿的树故事行进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快乐玩转树,见证幼儿真成长
        “树”的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月有余,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发现幼儿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了,思考问题也更加积极主动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尝试着独立思考、合作解决。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们也将根据幼儿的兴趣继续开展有关树的多领域活动,让树发挥它更多的价值,助推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炉。”教育就是要点燃幼儿心灵的火种,仅有认知过程和理性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完满的精神生活,尊重幼儿个性生命的价值,才能真正促进理性生活的主体,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幼儿教育只有让教育回归幼儿生动活泼的日常生活,从班本课程的设置做起,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班级才会成为最吸引人的地方,才会绽放出教育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2】邱学青,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J],早期教育,2000年11月
        【3】胡亦陈,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原则[J],幼儿教育,2001年2期
        【4】虞永平.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建设[J].早期教育,2005,(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