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李淑芬
[导读]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发生了巨大转变,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独立教学模块的阅读材料开始出现,并对学生作出了全新要求。
        李淑芬
        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36380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发生了巨大转变,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独立教学模块的阅读材料开始出现,并对学生作出了全新要求。阅读教学不再只是连续性字符的串联,以图表、图画、文字等形式为主要知识载体的非连续性文本在阅读中终占有一席之地。这一阅读方式的出现,让学生在接受全新学习模式的同时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并且更为高效有趣,使很多无法用正常方式表达和学习的内容能够有效传达给学生,对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更加深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出现,使承载语文知识的载体变得更具创造性,也使得繁杂的知识点能够透过非连续性文本简易传达,其承载容量大,涵盖信息多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具有很大助力,且效率高,将大量内容压缩成简单的图标、纲要性文字,学生在阅读时既能快速浏览重要知识,又能在简要的知识点中深掘思维创新力,从而有效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此外,非连续性文本还具有图文并茂、趣味性浓厚的特点,多数非连续性文本都是运用符号、文字、图表和多媒体技术等进行综合表达,不仅能将阅读内容直观展示,又能增加学生在阅读中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整个课堂的授课实效也会有效增强。可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开展以非连续性阅读为核心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优化是极具帮助的,不仅使学生在该阅读模式下获得更多超脱常规学习的知识,也使其形成了更为立体、灵活的思维和探究学习能力。
        一、图文结合,增强趣味,驱动学生阅读信息化
        基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特性,教师在开展相关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趣味,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经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受到文本与网络阅读双重资源的学习,使其阅读视角信息化。阅读内容的信息化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智商低的获取途径,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其掌握了更多教材内容之外优秀资源,是助其增长见识、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加之其趣味性元素丰富,这也解决了很多学生难以融入阅读学习的困境。因此,教师应注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引导教学,使学生在趣味性阅读的引导下获取更多有效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峡》一文时,我就将文章进行重组,将其内容提炼出来,并结合图片进行多媒体教案的设计。该阅读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为连续性文本阅读,如何将其划分整合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范畴是教师需要注重的。所以,在详解该阅读语篇时,我会将重点学习内容提炼出来,并在旁边附上图片,要求同学们将图片和文字内容结合起来理解,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观察图片,获得体悟。此外,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我还引导大家开展图文配对游戏,给出文本语段或者图片,要求大家找出相应的图片或文字。经此,不仅能够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也能在信息化教学中获得更多学习资源。


        二、巧用图表,精炼信息,提高学生阅读敏锐性
        在语文阅读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巧用图表,将阅读语篇中大量的信息整合浓缩为关键词句,这一环节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将繁杂冗长的信息提炼成精要知识点,也能使其在执行该项工作中磨砺思维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提高自身阅读敏锐性,找到自身阅读中的闪光点。再者,充分利用图表也能综合表述信息,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效率,这将为他们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节省相当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其他知识的研习和探究。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敏锐性,尤其在新闻阅读方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为重要。故教师要多注意图表阅读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深化。
        例如:在《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将当时的渡江盛况展示给同学们观看,以此吸引大家的学习目光。接着,引导大家进行小组单位的自主学习,经过小组讨论提炼出新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要求大家将精炼出的信息绘制成简单的图表,表头可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方面出发,进行表格信息的完善,绘制结束后进行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都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一来,信息的可视化强了,对阅读中的要点能够迅速掌握;二来,亦可借此磨练同学们的阅读敏锐性。
        三、借助插图,创设提问,活跃学生阅读思维性
        插图也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常见表达形式,通过简单的插图表述阅读文本之内容,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有更深刻、明晰的理解。教师也可在此情境下进行课堂提问,像针对图画内容对学生展开阅读内容中相关知识点的提问,以此即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发散阅读思维性,又能组织学生积极投身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实现对其阅读能力的最有效提升。提问乃活跃课堂之重要因素,阅读本无独立或者集体之区分,无论是个人独立思考还是集体性互动,对于学生精进阅读素养之助力都是实实在在的。
        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我就通过对同学们设置课堂提问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在学习《背影》的具体内容时,我借助插图对大家提问探究性问题,主要为观看多媒体展示出的插图和快速浏览文章思考问题——从图片上的人物即环境情况可以看出什么?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文中一共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分别是怎样的情形下的背影?给大家固定时间思考,可自行思考,亦可小组讨论,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我还通过播放歌曲《父亲》帮助大家理解所学之阅读内容,在歌曲播放结束后,再让同学们观看一段与文章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截取一些典型图片对大家进行提问——“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与父亲见面时的背景如何?用一句化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借助插图和提问,大家的阅读思维会更活跃,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愈发重要,虽然它未被列入教材阅读内容中,但对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很必要的。故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图表、插图等增强阅读趣味,引导学生学会精炼信息,在创设提问的背景下活跃学生阅读思维,提高其阅读敏锐性。以此做好非连续性本文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孟睿.新课标下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9):129-130.
[2]林小静,吴晓棠.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长江丛刊,2020(24):81-82+97.
[3]刘华青.非连续性文本助力思维提升——浅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09):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