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文枢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514400
摘要:从近年代我国发展以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从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对教育体系进行不断探讨、不断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现代教育体制也在源源不断的进行着创新改革,教育局又发布的新课标中,对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加严格规范。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老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给他们写作技巧,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我国的文化精神,然后来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素质。本文结合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简单明细地说明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服务高中语文老师,来让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研究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推动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高中生所欠缺传统文化的问题,对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得到提高。高中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语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着语文教学,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语文作为我国最基础的学科,具备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感觉到骄傲,体验到传统文化也存在着乐趣,优秀的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就是以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融入到高中的语文课堂之中,并详细解释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是我国最为丰厚的历史宝藏。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华夏文明以及经典文化,这就是目前我国语文学科需要进行发展的方向。老师在每一次的上课前都要提前做好教学方案,制定合适的教学安排,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进行一些修改,因为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方面掌握知识的不同,老师就要根据他们掌握知识的差异来进行总结分析,找到适合他们共同发展的方法。我国目前的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巨大,而且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有限,因为小学和初中都没有涉及,所以在高中的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老师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虽然教育局已经发布了这一要求,但是还是有许多语文老师只是单纯的介绍传统文化,对课文、古诗词只进行简单的翻译,并没有要求学生真正的掌握、理解其内涵。在实际应用到教学的过程中,还因为对学生的督促不到位,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行了,这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想的目标。
其次,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主要作用就是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堂丰富性,避免语文课堂的枯燥性,让学生们对于语文教学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传统文化的枯燥性和无味性,许多语文教师掌握的文化知识并不能达到这一教学要求,并不能够为学生讲解其内在意义,挖掘更深的传统文化内容,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限制了他们学习的内容有限。
而且如今的高中的语文老师一般都是通过书本、资料以及视频的方式来讲课,都是通过提前做的文档来进行讲解,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并不重视,让学生们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学会知识,并没有让他们从深处理解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无味,对上课方式也提不起兴趣,降低了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就比如说韩愈的《师说》这篇古文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教育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也可以从《师说》这一篇古文中了解我国学生应该要听取老师的意见,让学生懂得一日为父,终生为师的理念。老师还可以引用“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学习之路的艰苦,让他们珍惜当今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
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第一,目前的高中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是在课本中泛泛而谈。高中语文教材中富含的传统文化,是相对比较少的,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补充。对于新课程改革,要对教材进行改编,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之中,还要让他们从中理解到人生哲学。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是有比较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道德,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语文教材中,要多涉及一些古文、古诗词,古文、古诗词大多数都有着股舞人心的精彩历程,鼓励学生们刻苦学习。老师们可以根据这些古文、古诗词的背景故事来教导学生,激发学生,让他们懂得好好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体会到古人学习的困难,体会到那些古人的政治抱负以及爱国情怀。
第二,对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有所提升。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将这些文化历史融入到高中的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去,让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有一个新的见解,一个新的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改变一个高中生对其的看法,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避免教学课堂枯燥无味而跑神、睡觉。传统文化往往都是伴随着历史背景而诞生,比如端午节的由来,就是因为屈原跳江而有的。通过传统的优秀文化来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然后培养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同时,从我国的艺术作品中也能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用艺术作品来举例子,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观。
比如,高中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讲李清照的词《醉花阴》的时候,需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先了解李清照以前的遭遇,以及他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情感。让学生们懂得每一位诗人背后都有其不平凡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蕴含了作者无数的心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就要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二者合一,提高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就是我国人民的骄傲之处,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传统文化毕竟有限,所以说,要学生走出课堂,去课本以外的地方发现文化历史,培养学生们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第二,同时,从我国的艺术作品中也能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用艺术作品来举例子,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熊霞.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2017(6).
[2]吴娟.探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9).
[3]蔡同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