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陈栋强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陈栋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京南镇旺安小学  54311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系统开展创新思维培养,有助于教师快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对提升小学生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和转化。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工作,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找出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通过改善教学模式和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的方式,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创新思维教育模式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教育模式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别,国外的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而我国传统的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活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课堂上氛围相对沉闷。国外教学对学生自身综合水平的发展尤其注重,教师常常给学生提供教材外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对学生心中潜在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也能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手工课,我国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直接给学生具体的进行方式,学生要做的就是模仿学习。而在美国,教师会给学生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个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想法去创作自己的手工。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定式思维教育为主的,而国外大部分主要是以创新教育为主,我国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如今,我国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想通过创新思维教育的方式改善以上的限制。
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理念缺乏创新
        现在仍然有一些教师个人理念没有足够的创新,他们在进行授课之时,一般采用按部就班的方法,不会认真考虑学生年龄特征以及个性特点。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需要进行创新,但是他们创新水平有限,很多时候还是被限制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之中,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部分老师仍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此种与新课程理念及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语文是一门以课文教学为主的学科,每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经典名作,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益处诸多。但当老师长期运用说教教学模式时,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消退,对于学生整体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当前仍有较多小学语文老师非常看重学生的成绩,在教学中仍会运用题海战术,要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多去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同时,有些老师还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做题技巧。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成绩,但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实参与其中去思维与创造,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十分不利。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增强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过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高度重视与小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将主要精力放在讲解知识内容方面,如果小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难题,老师常常由语文课代表来向学生传递问题答案,所以老师与小学生在课后之间的交流并不多,极易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隔阂,无法深入了解彼此,当一个问题出现不同想法时,难以互相理解对方,小学生不愿接受老师的启发,严重影响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对小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教育以前,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老师应转变思想,将自己视为班级的一份子,需要对小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提高小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促使小学生对老师传递的创新思想予以接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师生交流与沟通,老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利用当下学生之间流行的语言,肯定学生所喜欢的动画与文学作品,促使小学生认为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然后在与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效引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大胆地联想
        想象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想象能力以及想象意识,才可以开拓、创新自己的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具有较强的抽象认识以及注意力,但是其整体的思维却十分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在课堂上,经常会产生天马行空的联想。对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绝对不能禁锢或过分管理,而是需要充分发挥出其所携带的优势,利用学生的想象思维对其加以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这一措施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水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基于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创造兴趣及创造思维。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故事的结尾写到小女孩在点燃蜡烛之后死去。对于小女孩之后的故事,并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在讲解到这一部分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想象,小女孩在去世之后还会发生哪些故事。比如,有的学生会说,小女孩升入了天堂,和奶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的学生则会想到,小女孩重新投胎,变成了国王最疼爱的小公主,幸福的生活下去。这些联想都是学生个人的想象成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有效的激发。除此之外,针对于班级中一些比较内向、在课堂上不活跃的学生,教师需要予以高度关注,适当地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对其形成激励,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情境教学模式
        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都是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并不能深入的理解知识,也无法进行灵活的运动,这严重阻碍了对于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故而,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时候使用一些富有活力、新颖的教学模式。而情境教学这种模式不仅仅能够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可以通过在模拟情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可盲目的进行创新,对于所创新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具备实际发展性、可操作性,并且还得满足学生对其的接受性;第二、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应当对学生的参与性进行充分的考虑,想要避免出现传统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就应当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互动性,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考力,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十分丰富,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结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从而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承担着培养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的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职能。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薛一晖,李健.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20(21):30-32.
[2]方爱珍.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问答与导学,2019(34):8.
[3]赵美琼.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4]漆长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8(12):215.
[5]包国刚.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新课程(上),2018(12):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