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程珊珊
[导读]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也沉淀了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
        程珊珊
        河南省平顶山市育才幼儿园467000
        摘要: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也沉淀了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可能对洋节日比对中国传统节日更加了解,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本文的观点认为,广泛而精致的传统节日为学前课程游戏活动建立了天然而丰富的素材。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积极跟进依托于传统节日背景的课程游戏活动,从而让幼儿增加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节日;幼儿;课程游戏
一、引言
        如今,在国内外的一些幼儿园中也已尝试跟进传统节日游戏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更证明了在幼儿园中开展节日为背景的课程游戏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学前教育文化熏陶教育的范畴,教师应当懂得对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适当挖掘,并根植于幼儿的主体,积极跟进相关的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感知中,获得爱国爱家乡的感受。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游戏方式由教师而定,幼儿的创新空间被压缩
        在实际的传统节日背景下的课程游戏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视了游戏应以幼儿为主体的特征,而是直接生硬地将幼儿依据发展水平和节省时间的目的,将幼儿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区域,这就造成了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积极性被大大削减,部分小朋友只是呆在角色游戏区内,没有兴趣和大家一起进行课程游戏。
(二)教师的点评方式较为单一,游戏讲评内容缺乏深度
        在通常情况下,部分教师没有发挥教师在课程游戏过程中评价的积极作用,只是采用简单的思路对课程游戏的运作不同内容进行评价,老师通常的评价方法包含以下几类情况:一是,部分教师过于绝对,评价是非,只是给某些幼儿的行为下结论,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孩子的游戏方式不是对的就是错的;二是,部分老师喜欢归纳总结,其实在课程游戏结束之后进行总结本身没有错,但部分老师将自己的在课程游戏推进的不同结点的责任忽略掉,仅仅在课程游戏的最后进行面面俱到的总结,这就缺失了同小朋友进行情感交流和行为佐证的机会。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一)传统节日课程游戏自主选择,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在进行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在这样的机制下,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很大成都地提升。
1场景布局材料自主构建
   在进行传统节日课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利用现有的建构材料进行场景的布局,例如在进行端午节课程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鼓励幼儿进行了场景的布局,布局情况如下:

2幼儿游戏方式自主选择
   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对游戏内容进行充分的探索,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当也鼓励幼儿建立充分的自主性,真正做到游戏的内容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开展让幼儿自主推进。例如在进行春节课程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自主选择制作剪纸窗花、写对联、包饺子等多元的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逐步得到提升。
3游戏区域采取自由融合
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在学前阶段的渗透,幼儿传统节日课程游戏活动的开展逐步得到格局的开拓,其中区域游戏的辅助教学,也让相关节日主题课程游戏教育实现了更高的质量,同样是在端午节的课程游戏活动中,教师就采取了游戏区域融合的方式,来实现了节日主题的高质量呈现。

(二)传统节日课程游戏多元评价,引导幼儿获得发展
        评价是夯实传统节日课程游戏成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传统节日课程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多元的评价活动。例如在进行中秋节节日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自主进行了一次《嫦娥奔月》的课程游戏,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彼此的多元评价。例“这位小朋友,请问你认为哪些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表演得最好呢?为什么?”有的幼儿会说:“我认为xxx在表演的游戏中表现得很好,因为她在表演嫦娥的时候,他表演到嫦娥刚到广寒宫的时候,她表现出了广寒宫很冷,她表演的时候自己也在发抖!”于是听到这个幼儿评价的幼儿也在纷纷模仿起来发抖的样子,老师在这个时候可以继续问道:“那么你们说,人在发抖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会不会也会发抖呀?”对多方面、采取的多种方法的评价模式,幼儿的游戏活动成果必然得到很大程度地夯实。
四、总结
        本文的观点认为,积极跟进对传统节日的学前课程游戏活动,有利于让幼儿在节日的环境、气氛中,建立最为直接而鲜活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增加节日文化的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幼儿在自然、宽松的气氛中更加乐于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让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够更大限度地被挖掘出来。这充分的显示了在幼儿中开展传统节日为背景的课程游戏活动的可行性与巨大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玉琢. 幼儿期“传统文化教育”对成年后人格的奠基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宋娜.浅谈幼儿节日课程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