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德育教学实践性的现实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徐春华
[导读] 目前,我国在向前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追求硬实力的稳步前进,也注重自身软实力的发展提高。
        徐春华
        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110121

        摘 要:目前,我国在向前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追求硬实力的稳步前进,也注重自身软实力的发展提高。我国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注重道德教育的开展。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注重道德教育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关键词:德育教学;教学实践性;现实路径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生在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中逐渐塑造形成自己特有的道德观。在学生学习生涯的前进道路上,尤其要注重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在教育中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塑造相对完善的道德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工作的开展体现了对学生文治与德治培养的双重重视,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德育管理工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无论是对学生、老师、家长还是社会、国家都有多方面的好处。对学生来说,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学生在学习生涯道路中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多的品德魅力。对老师来说,有利于贯彻落实老师本身“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增强了老师的职业魅力和教育成就感。对家人来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培养、完善孩子自身的内在道德美。对社会来说,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前进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中培养注重道德修养的良好氛围,为社会的前进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推动国家新时代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为国家民族振兴和全面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2 开展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现状
        2.1 老师普遍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相应专业道德教育素养
        现在教学中老师普遍侧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重视相关考试科目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发展。长此以往,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进发展。例如:在诚信类的阅读理解中,老师侧重于对社会诚信的反思与呼唤,侧重于在卷面上进行相对全面的回答,而忽视了在阅读理解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相关诚信意识的教导,没有为学生以后具体社会行为的实践做出更深层次的引导。
        2.2 学生普遍一味埋头苦读,缺乏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在老师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下,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认真消化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并在课下及时的查漏补缺。在家长、老师、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期盼及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在的学生在学校普遍埋头苦读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活动的进行,例如体育、美术、品德教育等等。例如:学生们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上,而不愿意在相关道德教育内容上花费时间。学生们普遍追求成绩的提升,侧重于在主要科目上倾注大量的心力和精力,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等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2.3 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行环境有待改善,缺乏相关政策支持与理论支撑
        在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中,需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够调动学生踊跃进行品德教育的积极性与兴趣。目前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氛围普遍低迷,不能广泛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与参与度。

学生是德育管理工作推行的主体,如果缺乏学生的踊跃参与,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行难度将会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在现今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行中,由于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行面临着多方挑战与阻碍。
        3 德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对策
        3.1 让德育走进日常
        让德育的作用在日常小事中也能感受到。这要求我们对学生要求就不能太过的大或者难以接触,要学会从学生自己身边小事情来出发,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想做好,你就需要对生活的这些小事情负责,并去按德育要去去做。比如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德育,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学生也经常接触的人。从这方面让他们良好的去进行,就可以充分让他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学会与学生、老师和父母如何相处,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准则。
        3.2 老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德育素养
        德育管理工作在教育的开展中,老师需要进行相关道德教育的专业培训,具备较高的德育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更得心应手地向生传授相关道德教育的知识。在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老师更要创新德育的内容与模式,在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化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在爱国类的阅读理解中,老师给学生的讲课内容不仅要侧重于书面的规范作答,而且要侧重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将爱国主义不仅要体现在所书写的答案上,而且要渗透到生活中的实践行为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道德教育的学习,让学生重视对自身道德素养的培育发展。
        3.3 学生重视道德知识的学习,配合德育管理的开展工作
        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进程中,学生应主动地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学习,了解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积极配合老师所讲的课堂内容,与老师进行相关互动。例如:在学习相关阅读理解的答题步骤中,应该注重短文所带给自己本身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在老师的相关指引下进行规范作答,将所答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相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实践,而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
        3.4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引领
        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综合时代背景和社会要求,合理规划,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德育工作的推行提供政策支持与理论支撑。例如:在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颁布相关保护学生道德教育学习的法律法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学习氛围。
        4 结束语
        目前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是比较乐观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生学习生涯中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国家共同的助力支持,在共同期待下推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进一步为我国培养全能型人才的发展道路贡献独特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忠孝.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及其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
究,2015(03).124
        [2] 陈中建.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提升的科学路径[J].南京社会科
学,2014(10).69
        [3] 檀传宝.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价值[J].教育研究,2014,(0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