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亮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摘要: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保证机械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做到深入了解机械专业,掌握有关机械专业的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教育;机械加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C
引言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很好地促进了该专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应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加入机械的教学课堂,把课程的重难点用信息技术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信息化教学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1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开展现状
1.1师生关系固化
课堂氛围较差中职院校与其它学校不同,是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院校,并且招生标准较低,大部分学生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学校的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不受重视,存在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很多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此种情况就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固化,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这会影响学生的发展[1]。
1.2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械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开展中,更多的是希望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这就导致一些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分开,在开展理论教学过程中单纯地从理论知识角度出发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时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这种教学方式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2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机械专业教师要做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软件的提高与完善。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的方式,构建一个完备的动态教学体系。从机械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训练进行全程指导,设置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操作项目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比如在机械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整体的机械理论知识教学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分为理论教学阶段、实践教学阶段、校外实训阶段和综合教学阶段四大阶段。并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穿插趣味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理论指导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趣味性知识竞赛活动;以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为依据,为学生举办实践操作竞赛;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基础,举行班级之间的实训知识操作竞赛。最后通过综合训练的方式,将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出专业知识过关、机械技术水平高的综合能力的社会职场人才。
2.2引入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时期,教师在开展机械专业教学时,应注意引入现代化的课堂技术作为辅助,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将机械专业的知识以一个动态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增强机械专业知识的直观性,弥补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以机械课程作为切入点,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如何判断蜗杆蜗轮的旋向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之前所学习的知识,通过联想右手螺旋法则知识及右手法则等相关知识,既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学习,也复习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3]。
2.3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
机械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该专业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提高自身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开展中还是会不自觉地考虑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会不自觉地偏向理论教学,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机械专业教学会涉及到大量的机械操作以及模型实验教学。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做出改变,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在对减速器模型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对减速器模型进行重组和拆卸,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直观地认识到其中的一些构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2.4利用信息技术巧妙突破教学难点
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需要教师更加详细清楚地讲解。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机械分析案例和简易模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这样教师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就会更简易清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学方式都是由教师来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在这种模式下,就算学生学习了知识,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在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能力,为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课堂学习计划,并利用计算机引导学生着重学习相对薄弱的知识点,归纳梳理知识点树形图,让知识构架更加清晰明了[4]。
2.5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践相结合
尽管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械实验案例模型,但信息技术毕竟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它虽然能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轻松,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通透,让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加轻松,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难题它都能够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利用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教师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把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确实能够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借助信息技术展现的时间模型与教师进行频繁的交流互动,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结束语
中职机械的教学中,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机械专业是中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通过学习机械加工技术,中职学校能为社会培养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中职机械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信息化的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机械识图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2).[2]杜芳.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策略探析[J].才智,2018(35).
[3]宋小标.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46).
[4]王伟.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