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徐诗琪
[导读] 在我国高中教育设计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因其涉及的内容范围极广,对人们日常生活也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成为一门对学生人文知识积累极为关键的学科之一。
        徐诗琪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辽宁 沈阳 110002
        摘要:在我国高中教育设计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因其涉及的内容范围极广,对人们日常生活也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成为一门对学生人文知识积累极为关键的学科之一。相对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地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难度,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通过提问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方式不断塑造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有益的尝试。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提问模式的现实依据,并系统阐述应如何促进两者的融合,以期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方法论示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提问模式;现实依据;应用策略
        引言
        通常而言,学生需要通过地理学习而逐渐形成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而地理知识作为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地理学科本身与历史、政治这类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其更具严谨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问模式等引导性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要素并切实形成核心素养。
        一、将提问模式纳入高中地理课堂中所基于的现实依据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状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伴随教育改革时代发展起来的提问模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出现在教育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大多数教师尚未充分掌握其具体内涵与应用方式,以至于目前还未能有效将其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其次,大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一旦将本就相对抽象的地理知识囿于说教型教育模式下,学生便逐渐会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心理,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教学品质收效甚微;最后,就当前地理数学教学状况而言,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仍处于碎片化阶段,此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并阻碍了其逻辑思维等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成长。
        (二)提问模式教学能够对学生成长产生巨大实践价值
        其一,提问模式教学本身的目标就是对培养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并塑造其高阶逻辑思维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将提问模式引入学生的地理学习中能够对刺激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二,作为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突破,提问模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自身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对地理学习产生热情与动力,激发学习兴致并形成自主探究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其三,地理环境作为与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因素,其对学生学习其他人文知识提供了可靠的思维工具,而将提问模式纳入高中地理课堂便能够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理解其他人文学科知识并促使其建立严谨的知识体系。


        二、将提问模式纳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一)树立提问教学意识,搭建平等的课堂交流平台
        作为教学实践的规划者与组织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将提问教学模式全面融入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认识提问模式对学生思维成长与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力所能力的前提下扫清问题教学现有及其潜在的障碍,真正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生动轻快的课堂氛围,以此极大激发其地理学习的兴致,最终顺利推进提问模式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实践,并为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设计开放性的课堂问题,启发学生的发散性与综合思维
        为有效降低高中地理知识的抽象性与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为学生搭建直观的知识场景,并在其中设置开放性问题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譬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一章内容时,为了有效降低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抽象性,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与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直观展现黄赤交角、晨昏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过程等重难点知识,在讲完该部分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开放性问题:“请列举能够表现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的生活现象、请设计一个生活情境说明时差的存在”等问题,通过此种开放性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相关地理知识内容,在激发其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使其感受自然地理规律的客观性与联系,进而培养其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三)依托小组等团队学习模式进行提问式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顾名思义即在学习中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激烈地碰撞思维而解决遇到的困惑疑问等。为适应地理的学科特性,教师便可以依托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提问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座位为其分组或使学生自主分为几组,而后便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与进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如教师在讲到《气压带与风带》时,便可以要求每一组依据全部已学知识探究三圈环流的形成,并使小组合作准去绘制能够展现小组特色的气压带、风带图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地域性地理知识,如依据《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家乡的农业特点及表现等,以此逐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与地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问模式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教学实践中,而教师在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可以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提问模式,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提升其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等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巧芳.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模式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5).
[2]刘瑞霖.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8, 000(002):20.
[3]李平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9):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