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希
(昆明理工大学 津桥学院 650000)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下来的瑰宝,象征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但结合目前情况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校的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学校体育教学中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较少,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教材,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不深,师资力量储备不足,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严峻的发展以及如何传承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现社会新形势下将民族体育融合到学校体育中去,为民族体育项目带来新的发展、新的希望。
关键词: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民族;融合发展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瑰宝,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将它继续发扬下去,但随着社会发展,西方体育文化的进入,让人们感到新奇,去追求那些更好更快更强的教学方法,却忽视了祖先留下来的民族体育文化,忘掉了民族体育教学的精髓。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更健康的发展,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阻碍因素,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大力发展,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这一平台,制定相关策略,宣扬民族传统体育。
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
1.1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教学涉及较少
在如今的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没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一系列的内容及课程,体育教学的内容多数是以现代竞技项目为主,学生只知道锻炼、强身健体,去竞技去比赛,如果只是这样的体育教学,那选用什么样的教学体系、选用什么样的教材或设备都没有意义,因为这些课程跟我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到这些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不到民族体育教学的特色。并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占有的比例很低,在学校学习的形式下,还存在其他特殊情况,例如体育活动很容易被其他学科占用,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活动更少,学生极少有机会去接触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活动。所以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加以改善,调整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课程中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1.2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缺乏
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设施极为缺乏,也缺少相关具有经验的老师,甚至有些学生完全没有见过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对传统的民族体育的不认识、不了解甚至是不感兴趣,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继承和发展的难度。
1.3缺少专业老师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并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校或几个专业任课老师的工作,更不是几个学生学着玩玩而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需要所有的体育教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现在的学校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竞技类科目,讲究竞技、比赛,所以培养出来的都是竞技比赛的人员。民族传统体育渐渐被人遗忘、忽视,没有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没有符合教学的环境布置,也没有供学生上课学习的设备,导致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人越来越少,而少部分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人,因为老师授课的不专业、不规范,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2.1全面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需要
大部分人对民族传统体育不了解,认为它仅仅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运动,其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以一门教学内容而展开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让大家认识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实用性强的运动,在日常的运动中也可以进行锻炼,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部分少数民族是体育项目,比如蒙古的摔跤,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还能达到防身的目的[1]。
2.2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在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针对民族传统体育这种独特的文化开展,让学生多学习、多了解,也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最根本的内容得到展现,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且培养学生的道德以及爱国情怀。
3.民族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障碍
3.1落后的旧观念
我国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但也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在发展新思想的时候容易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思维受到了局限,在提出新事物的时候会有部分人因为固有思想观念的约束,持不赞成的意见。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学校体育主要是体育项目竞赛的体系,学校的体育项目长期以来都是以田径、羽毛球、乒乓球为主,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民族体育的推广进行的很艰难,学校认为民族体育的引进不伦不类,与学校体育相违和[2]。
3.2 物资不充足
学校体育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需要有充足的经济基础,训练场地、训练设施、专业的导人员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教材都是不可缺少的,训练的场地以及设备也需要有人进行管理和清洁,如果没有办法做好这些前期保障,后续的发展更成问题。4.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策略
4.1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增加投入资本,培养专业师资
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是多样的,不同地区的传统项目各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持续全球话,文化的输出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也符应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只有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才能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区举办了不少民族特色的体育竞赛,但依然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一项项目的发展和生存,是离不开师资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保证老师资的力量,更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双方携手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政府在学校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有利支持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一部分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渐渐消失,需要政府加大对民族体育的保护,但政府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只能被动的进行操作,为了更好的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政府需要逐渐向主导地位转换,对民族传统体育加大投资资本、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力量。
4.3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学生提供各种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用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例如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生早操或课外操中,也可以定期举办活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加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3]。
4.4.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民族传统体育更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去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
5.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产,其中蕴含着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为了能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发展,我们要紧跟社会的脚步,更新自己的观念,打破固有思维,不要抱有民族传统体育已经过时、不新颖的想法,利用各个平台进行推广,弘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政府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培养师资力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得到良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邹学亮,马薇.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6):97-98.
[2]常毅臣,陈青,张建华,王增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延伸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1):60-66.
[3]张朋,郑小凤,万宇,梁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路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04):60-64.
作者简介:周学希(1991、3),女,彝族,云南昆明,硕士研究生,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