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震啸
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化技术的提高,传统的施工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随着人工和材料的兴起,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刚刚起步,专业人才短缺。因此,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基于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产业化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结构改革和教学模式多元化策略,希望能为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教学改革;建筑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使各行各业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装配式施工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建筑工程技术,其人才储备远远不够。因此,在建筑工程专业中开展基于新型工业化装配式施工的教学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校要注重对配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注重课程开发、学生教学培养和工作发展,以满足现代建筑产业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房屋成批生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相比,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也可以将建筑业的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在装配式建筑中,造价相对较低,施工速度相对较快,这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必备的能力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虚拟课程的要求必须适应现代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标杆应该成为未来就业的必要切入点。以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建筑教育工程要不断升级,高职院校要不断升级一大批教育专业人才。学校的输出推动了装配式虚拟建筑课程的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课程的开展优势
(一)装配式建筑转型在建筑业发展中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建筑业是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国民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十三五”期间,国家把城乡住房建设推向了更高的目标,特别是促进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这是因为装配式建筑能够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有强有力的支撑,并且能够完善建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和居住需求[2]。
(二)装配式建筑发展是当前建筑业人才需求的新机遇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发展形式、结构、施工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不同方面的标准化设计、工厂生产、装配施工、综合装饰、信息管理、智能应用程序,等等,与此同时,它也显示了伟大的绿色发展优势,使预制建筑虚拟科学工程学生可以更好的培养人才,并为生产线提供更多的人才保证。
三、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创新。施行基于装配式
新型工业化建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是技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相关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创新,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科学性,从而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具体的课程体系优化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教学内容,并将现代建筑工业化的关键知识点融入其中,实现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应用性。例如,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介绍预制建筑和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过程中被添加到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加深学生的认知预制建筑工业化依靠系统的改进。其次,教师应合理分配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原有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不断完善。这时,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其他课程难免会占用原有课程的教学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所有课程的课时比例,在增加其他课程之后,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时间也可以得到平衡。
第三,教师应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一门教学课程中。目前,新型工业化教学基于预制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引导的预制建筑的理论基础,因此,它具有重要意义预制建筑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的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图纸识别和图纸内容加入建筑图纸识别课程;在BIM课程中加入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模型制作,不断提高学生对工业化建筑的深入理解。
(二)善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以装配式建筑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教学改革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教学方法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课堂气氛沉闷。很难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他们学会了在这样一个教室,导致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不够严肃,课堂效率很低,这种教学情况不能满足工业化预制建筑教学的需要[3]。因此,教师在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措施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改革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实施信息化教学方法。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今天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工具已被开发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和投影仪设备。教师信息化教学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例如,传统的文本内容在书中可以转化为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整个预制建筑的形成过程,如何组装,和加强组件连接到最终产品。
二是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过去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之间没有差异教学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基础差的学生,这将使一个级别的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不同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专注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改革教学模式的预制建筑工业化在不同层次上。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应以深层理论实践为教学核心,而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应首先提高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深度。
三是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定期举办装配式建筑新型工业化的竞赛活动,提出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的教学基础设施
它是保证日常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新型工业化的教学基础设施,才能使教学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包括信息材料检测实训室、BIM技术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设和虚拟体验室等,为学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训环境。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寻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让校外的技术专家来指导学生。最后,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配套教材、考题和微课视频资源供学生使用。
结语:
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适应装配式建筑市场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各高校需要重视装配式建筑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装配式建筑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行业,需要一种新的培训模式。通过采用更高效的人才培养手段,可以有效地为社会和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既能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又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琦.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教育教学改革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56(33):234-234.
[2]杨志.校企深度融合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20,No.645(03):274-274.
[3]王勇龙.试论将装配式建筑理念引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探索与研究[J].居舍,2018(2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