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1期   作者:孙文晓
[导读] 改革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项工程所提出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增多
        孙文晓
        山东绿苑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改革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项工程所提出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增多,尤其是建筑工程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知,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与施工企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其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更是能够影响其发展前景。因此,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关键词:工程;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监督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而传统工程管理中,企业过于关注对工程后期的监督工作,但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需要贯穿整个建设工程,而且必须保证其连贯性以及综合性,不仅仅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对工程进行前期的评估工作,一直延续到建设工程施工期间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在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工程当中各个部门之间,做到通力合作与本职工作,而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到严格监督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减少工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这样才能推进工程实现又稳又快的发展。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本身具有施工复杂、施工工期长的特点,而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内容展开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和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及工程造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建设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全面、工作落实不及时,施工现场很容易出现材料放置不合理、施工人员配置不得当、施工现场资源成本失控等问题,甚至在施工现场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另外,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能够优化现场管理人员的配置、建筑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最终达到节省施工现场资源成本、降低工程总成本投入的目的,提高建设工程的整体收益,为建筑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分析
        2.1质量标准化管理人员责任制
        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对工程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度,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管理过程中,只有将所有施工人员的责任明确化,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或是质量问题等,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并对出现问题的位置及时对其进行修正。另外,将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化,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还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责任制的重视程度,并且对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而这部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以及相关的管理能力,并将所有制度充分落实,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2.2加强技术指导
        建设工程的施工环节涉及的程序繁多复杂,其中应用到的材料、用具等种类较多,但部分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结合建设工程施工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人员情况,加强施工技术指导,针对其中的违规操作、施工技术不足等问题及时纠正和完善;强化施工方案技术的交底,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组织和开展有关先进技术的培训会议和学习活动,培养施工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2.3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管理是施工重点,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采购时要选择实力强、产品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并对材料进行现场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要满足施工要求。除检验相关合作商资质外,还要通过抽样检测,清除不合格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施工现场要做好材料储备工作,加强材料管理,避免因材料保管不当,影响整体质量。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要求选用较好的材质,以减少施工环节中的损耗。
        2.4完善工程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监督管理体系逐渐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创新机制,完善体系与制度,改变传统的监督方式,推广巡查、暗访、抽查等模式,在施工单位没有刻意准备的前提下,对真实的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以保证工程质量。首先,完善施工材料、设备现场准入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设备、技术,应当实行现场准入,委派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涉及的相关人员、设备、制度、技术等进行全面抽检,确保工作流程合理、合法、合规。其次,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技术考核制度。首先对于大型设备、关键岗位等,施工方应组织培训学习,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程师、一线施工人员、大型设备操作人员等,监督管理单位要保证其技术过关,发挥关键岗位职能,收到专业岗位,专业培训,专业考核。监督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监督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而且还应具有强的专业技能,店长问建筑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行政知识等,更加专业的评审施工现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充分发挥监管职能。
        2.5标准化成本管理
        目前,影响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2方面:1)人力成本的控制。当前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只有推行机械化施工,才能在保证工程进度前提下,控制人力成本。2)设备与材料费用的控制。目前,在建设工程中,隧道工程、路面工程和建设工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费用占比较高,是总成本费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建设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费用颇高,需要不断加强控制力度,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如采用合同管理方式进行成本控制,即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要合理运用项目合同管理,既有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的承包合同,也要有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设备租赁合同、材料采购合同、劳务合同等。加强合同管理,进而控制项目成本,通过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推动双方愉快合作,且保证双方合法权益,更好地履行各自义务,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在进行合同签订时,需要具备强烈的成本意识,利用合同价格、谈判技巧方式,提高合同管理效益,缩小项目成本,拓展利益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工程后期的监督,但是现代的建筑工程结构复杂,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无疑会增加工程管理的难度,而且要想对现代工程实现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不仅需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还需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预估工作,以及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控制,并且做到对现场实现运筹帷幄,协调好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工程现场管理。而且企业中各个部门需要做到,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施工,并且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严格履行自身所具备的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虎.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9):182-183.
        [2]张茂慧,李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J].工程质量,2014,32(12):8-10+22.
        [3]李亚青.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地产,2019(23):133.
        [4]陈华兵.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与施工质量分析[J].四川水泥,2018(08):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