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1期   作者:赵永锋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项目日益增多。
        赵永锋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项目日益增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对于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施工单位理应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积极投入全新的施工技术,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的必要性和特点,并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从长远的角度看,它是使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外观要求逐渐提高,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作的难度也因此加大。建筑施工工作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所以新时期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也因此面临更多的挑战。施工管理工作既要做到对不断出现的新兴建筑技术的有效管理,又要保障施工建设的工期与施工质量。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是目前建筑工程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的特点
        2.1复杂性
        由于工程的需求和行业自身的独特特点,技术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较为重要,因此造成了在实际情况下的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
        2.2长期性
        由于建筑工程时间跨度大,工程复杂,情况繁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周期性建设,管理长期施工中的各种情况。
        2.3危险性
        在建筑工地这样特殊的场合工作,存在着很强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设施的完善。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3.1施工准备段的应用管理
        在施工前,需要足够的施工准备时间,为施工项目的安全提供时间保障。作为企业,要制定技术应用管理标准,并将标准提高到技术规范的水平,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遵守技术规范,积极执行技术规范。通过对我国企业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而且农民工占大多数。显然,现代施工技术的掌握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企业需要提前进行施工培训,对施工人员提出学习要求:施工人员违反技术规范的,要接受企业的处罚。企业除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外,还为施工人员介绍施工图纸,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设计要求,明确施工现场的外部条件。技术交底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此外,企业需要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用硬制度规范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还需要提高施工图会审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与监理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保证建设功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同时,企业要明确施工责任主体,即委托施工技术负责人,并要求施工技术负责人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施工技术负责人除负责解决问题外,还应负责对进场材料的控制、工程质量的审核等日常工作。
        3.2施工段的应用管理
        施工段的技术交底十分重要,但许多企业忽视了技术交底的重要性,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对施工分公司进行技术交底,需要及时对分公司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底。在整个建设项目中存在着许多隐蔽工程。这些隐蔽工程对工艺流程提出了要求,需要采用现代施工技术。

企业必须分析隐蔽工程的特点,切实满足其施工技术要求,重点做好易发生质量事故部位的防护,应用质量防护装置,尽可能提高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在管理施工技术应用中,应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企业要时刻关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跟踪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如果有分包工程,应保证双方工作的衔接,以免造成工期延误。企业需要根据合同文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冗余成本,实现经济目标。
        3.3施工关键技术应用管理
        屋面防水技术应根据标准选用新的防水材料,并对材料的性能有一定的把握,选择不同材料的适应性。根据建筑物的需要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确保防水、防漏材料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地下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在地下室施工中,有必要考虑周边建筑物、管道、基坑支护和施工程序,分析地下室结构的完整性和荷载,注意地下室施工的总体布置,根据上部结构设计地下室结构的测量参数。在设计中,地基的沉降、承载力、底板变形和内力应符合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进行地下室防水和抗浮沉降的设计。混凝土施工的每一步都要严格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选择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从材料配比到浇筑养护,都要严格按技术要求执行。不断研究混凝土施工工艺,满足混凝土完整性、耐久性、强度和刚度的技术要求,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3.4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应用管理
        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节能建筑技术的应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追求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的先进建筑理念。建筑墙体节能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选用可回收材料。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使墙体保温达到安全耐久的要求,对节能、提高墙体保温性能和整体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门窗最好的节能降耗技术是避免大窗户从东向西开,保证窗户的遮阳性能和气密性。选择经济实用性好的建筑材料,正确使用安装工艺,做好安装后的密封,可大大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广泛应用的太阳能节能技术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太阳能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将阳光反射到建筑物上,并为建筑物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太阳能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无限制、方便节约等优点。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节能资源,是人类社会最纯净、最丰富的能源。
        3.5竣工段的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即使施工项目已经完工,也要进行施工技术应用管理。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检验,最好是对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建筑工程的整体特点,并将竣工后的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施工项目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建设工程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当对有关部位和有关工程进行加固。竣工段施工技术应用管理主要是对技术档案进行整合,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如混凝土配置技术、测量技术等进行总结,并以电子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在后续施工中快速调用施工工艺。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施工技术资料的统计和总结,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参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促进施工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在竣工段施工技术应用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施工调查工作,实现问题的有效处理,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参考。这样有利于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进步,使建筑技术水平得到更有效地提高。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价值已经凸显,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给予重视施工技术,建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质量技术应用的管理效率。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家明.略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J].建筑与装饰,2020,(22):63.
[2]陶虹.略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1):491.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31.0475.
[3]张朝峰.略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8,(33):61. DOI:10.3969/j.issn.1006-656X.2018.33.056.
[4]臧亮亮.略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