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训劼
山东泰山路桥工程公司 271000
摘要:我国关于高填方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规范主要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环境保护法》等。有学者结合高填方路基的特点,提出从基底处理、填料选取、碾压控制、预压排水等方面,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控制。但是,现场施工的影响因素多,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够的,管理工作要贯穿施工的全过程才有效,包括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病害分析;质量控制;
引言
高填方路基施工具有填筑断面面积大、填筑高度高、沉降量大、路基纵横向开裂、边坡稳定性差易滑坍等特点。正是因为高填方路基施工具有这些特点,导致高填方路基填筑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等。
1我国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介绍
1.1路基开裂
路基开裂可以分为横向开裂、纵向开裂两种。一般情况下,横向或纵向开裂,多见于路面病害,路基病害很少见,因此其相关研究集中在路面结构和材料上。实际上,对于高填方路基,路基开裂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直接降低了道路的承载力,威胁行车安全。路基开裂的出现,和清表不彻底、压实度不足、交通频繁产生振动、边坡过陡等有关。
1.2路基设计不科学
在高速公路线路设计中包含高填方路基时,施工方需结合工程规范要求,科学设计路基施工方案。若是在软基路段进行沉降、稳定性验算期间,计算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施工条件时,会直接造成路基整体设计不合理,继而在施工期间、结束后,使得高填方路基存在沉降、大幅度下降情况。
1.3路基或边坡滑坡坍塌
滑坍、滑坡、路基填筑前清表不彻底或者未挖台阶、路基地下水排除不畅等原因都会引起路基滑动或边坡垮塌。其中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高填方路基产生病害的主要因素。经大量的路基施工质量的研究调查发现,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路基填方压实不足或压实不均匀、地基中存在软弱夹层或岩溶、路基填料不均匀或各种不同性质的填料没按规定要求分层填筑、地基土层中存在含水夹层或地下水位较高等,都是使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2病害产生的原因
①不良地质地段土基强度低、承载力低,设计处理不当,土基易于产生压缩沉降或挤压移位,导致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②高填方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排水不良会引起路基填土含水量大、土质松软、强度降低、边坡坍塌、堤身沉陷;③不良地质路段未予以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④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期间,质量控制不严也会引起病害。第一,路基高度较大,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受限,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不充分的情况下,再次填筑会发生沉降、裂缝。第二,路基填料土的质量不达标,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填料中加入种植土、腐殖土、膨胀土等,这些材料含有大量有机物、抗水性差、强度低,易导致路基变形、沉陷。第三,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或者直接照搬其他工程的,和工程实际不相符,影响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其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减少路基病害的作用;⑤路基填方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就会出现接合部衔接不良而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3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其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四项。第一,现场调查。施工单位通过地质探查,了解施工地段的地质水文条件,掌握附近地下管线情况、交通情况等,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第二,熟悉图纸。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均要熟悉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落实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第三,测量放线。按照高填方路基的特点,其测量要点是对填方区域、取土区域导线水准点进行加密,恢复线路红线、中线、边线,以及桥涵、边沟的位置。使用地界桩划出施工范围,控制桩的间距在50m以内,并要标记桩号、填高等数据。第四,为了保证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前应该在试验段,获得碾压工序、遍数、压实设备组合等参数。一般情况,试验段的长度为200m,施工后进行质量检验,调整各项作业参数。
3.2填料运输与摊铺
填料检验达标后方可运输到施工场地,可以利用转载机或挖掘机,将填料运送到填方路段,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在车辆外部包裹一层防护布,避免填料丢失。填料运输到施工场地后,在卸料期间,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指挥卸料,一层填料卸完后,要进行摊铺,摊铺结束后,进行检验,检验达标后,才能够进行上一层摊铺。填料运输过程中,驾驶人员要合理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在上坡或者下坡处,可适当降低车辆行驶速度,避免填料掉落。
3.3压实度检测
路基压实度通常采用环刀法、灌砂法进行检测。检测路基压实度要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根据实际准确的数据资料,对压实度进行评定。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前,按要求对填料取样试验,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同时通过路基试验段获得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为顺利进行路基压实、提高路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路基填筑完一层之后,必须经检测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不合格的部位应查找原因,重新碾压,直至合格为止。
3.4高填方沉降观测
高填方路基沉降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路基沉降动态监测点,一般来说,路基观测断面设置在软土地基段落和高填方段落范围内。此外,对容易发生沉降和滑移的位置也需要设置路基动态监测点,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每隔50m布置,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地段和过渡段适当加密。观测点对称布置在路堤两侧坡脚处和坡脚外10~20m地基稳定的位置,其预埋应牢固可靠,测量基点的标高,确定基点的方位,并且做好详细的监测记录,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发现沉降量变化程度较小,可以将检测频率延长为3d/次,如果继续无变化,可以继续延长检测频率为10d/次。
3.5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对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填料进行质量检验,科学确定填筑厚度,包括填筑断面的尺寸。为了更好的提升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稳定性,避免边坡出现失稳,施工人员需要在高填方路堤处施工,预留沉降时间。第二,施工单位要科学选择压实工艺,结合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结构特点,以及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如果压实工艺不合理,会降低填方路基稳定性,路基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第三,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填料需要分层填筑,施工单位要合理控制铺设厚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速公路软基地段施工难度大,且施工条件复杂。所以在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实践中,相关人员需综合分析碾压、摊铺、控制沉降等阶段的施工要点。同时结合新时期信息技术,对高填方路基技术展开创新、改进工作。以此高效解决高速公路建设中,所存在的沉降、塌陷问题,全面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勇.高速公路工程的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9):90-91.
[2]巩小龙.高填方路基病害分析与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20,17(23):160-161.
[3]王炳江.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50.
[4]兰祖平.高填方路基常见病害及质量控制措施[J].福建交通科技,2020(03):59-61+108.
[5]王建.高填方路基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