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锚杆注浆饱满度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1期   作者:李致宇
[导读] 本文就水电站岩锚梁锚杆注浆施工工艺作了简要探讨,设计对注浆饱满度要求较高,提高岩锚梁锚杆注浆饱满度一直是个难题
        李致宇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本文就水电站岩锚梁锚杆注浆施工工艺作了简要探讨,设计对注浆饱满度要求较高,提高岩锚梁锚杆注浆饱满度一直是个难题,通过现场大量注浆试验,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注浆饱满度,供灌浆锚杆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灌浆、锚杆、施工

        某水电站主厂房洞室包括主机间、安装间和地下副厂房三部分。开挖总长度219.90m。岩锚吊车梁以上开挖跨度25.00m,以下为23.50m,尾水管底板至厂房顶拱开挖高度为55.30m。拱顶岩体厚240~290.0m。主机间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250MW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26.50m,主机间长度为161.00m。主机间右端布置有安装场,安装场开挖长度为23.5m。地下副厂房左端局部扩挖布置渗漏集水井和排水泵房,泵房开挖长度30.1m,断面尺寸为10.0*5.4m(宽*高);渗漏集水井开挖断面为30.1m*9.0m*21.0m(长*宽*高)。
                             岩锚梁锚杆布置图
        
        岩锚梁位于-32.87m高程,岩台宽度0.75m,桩号为0+161.0~0-43.95,开挖总长度204.95m。岩锚梁部位岩性相对较单一,围岩质量主要受断层及层间错动带分布及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影响。围岩大部分位于弱风化带内,岩体多属于镶嵌结构或镶嵌破裂结构,围岩质量以IV类为主。
        根据设计要求,主厂房岩壁吊车梁单根锚杆砂浆的密实度应大于90%,因此,为保证岩壁吊车梁锚杆砂浆密实度达到质量标准,试验采用不同稠度的水泥砂浆进行岩壁吊车梁砂浆锚杆对比试验,以获取相关试验数据,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可行的施工工艺、水泥砂浆配合比及施工方法,以对后续施工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主厂房岩锚梁锚杆注浆饱满度要达到90%,即全部为Ⅰ级锚杆,采用“先注浆、后插杆”方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经多次采用“先插杆、后注浆”试验,能有效提高锚杆无损检测结果。岩锚梁部位岩石破碎、节理发育,有F54、F57等断层经过。主厂房岩壁吊车梁A、B锚杆采用Φ36的HRB400型螺纹钢、杆体长度12m,其开孔高程为厂房岩壁吊车梁上拐点向上0.9m 和1.55m处;C锚杆Φ32 、杆体长度为6m,开孔高程位于岩锚梁下拐点处。灌浆浆液采用强度等级M30的水泥砂浆。
        经统计可得出结论,浆液配合比不满足要求、特殊情况处理不到位是导致锚杆注浆饱和度偏低的关键,占缺陷总数的78.61%。导致锚杆注浆饱满度平均值为79.3%,设计要求是将所有锚杆注浆饱和度提高到90%以上。通过对现状调查结果的统计,结合工程地质原因影响和施工合同约定,综合分析认为是可以做到的。根据锚杆注浆现场试验,最终确认影响注浆饱和度的2项主要原因为:注浆水灰比难控制、串浆冒浆特殊情况处理主要影响,导致锚杆注浆饱和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浆液配合比不满足要求、特殊情况处理不到位是导致锚杆注浆饱和度偏低的关键,占缺陷总数的78.61%。导致锚杆注浆饱满度平均值为79.3%,按照设计要求是将所有锚杆注浆饱和度提高到90%以上。结合工程地质原因影响和施工合同约定,通过原因分析及制定对策,杆注浆饱和度提高到90%是可以做到的。
        岩锚梁锚杆注浆施工工艺,采用“先插杆、后注浆”方式,就新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现场进行注浆试验,让施工人员熟悉注浆过程。现场监理工程师全程旁站,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逐步积累施工经验。
        锚杆安装。首先对选定的锚杆孔进行清洗处理,将孔内岩粉及残渣清理干净,锚杆孔清理干净后,在已运至试验现场的锚杆杆体上采用细铅丝按1.2m间距绑扎1根Φ2cm、L=8.15m的PE软管,作为排气管,排气管距离锚杆底部5~10cm,露出杆体外长度不小于15cm,随后,在排气管与锚杆绑扎完成后采用0.8m3挖机将杆体顶送入锚杆孔内,并在孔口1m范围内埋设一根Φ2cm的PE软管作为进浆管,进浆管露出孔外长度20cm~30cm,最后,在注浆管安装完成后采用树脂锚固剂将整个锚杆孔封堵密实,待锚固剂凝固1h~2h后方可进行注浆施工。
        要求施工单位对现场陈旧的、不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现场的机械设备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现场已更换新搅拌机、搅拌槽。
        注浆水灰比控制。现场严格按0.34:1水灰比注浆 ,水34KG:水泥 100KG:砂子 24KG:减水剂:0.18KG。所有配浆材料现场称重,浆液比重严格量测。
        特殊情况处理。注浆过程中,会出现冒浆、串浆、无返浆等现象。冒浆情况处理:使用锚固卷对孔口封堵。串浆情况:串浆孔封堵,保证原孔注浆正常,对串浆孔进行补打。无返浆:洗孔后再注浆,如无返浆,重新造孔。
        补充灌浆。若无损检测结果后有Ⅱ级锚杆,需在集中区域进行灌浆,孔深8M分两段进行灌浆,第一段0-3m、灌浆压力0.3MPa,第二段3-8m、灌浆压力0.8MPa,水灰比2:1;灌浆后再次进行无损检测。
        通过认真执行后,再一次对岩锚梁锚杆进行无损检测,共计检测489根锚杆,481根合格,合格率为98.36%,Ⅰ级锚杆占60%,补充固结灌浆后Ⅰ级锚杆可达到100%。注浆饱满度由79.3%(平均值)提高到90%(全部为Ⅰ级锚杆)以上,平均注浆饱满度达到93%。增加了岩体的稳定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护的工程量。锚杆注浆饱满度达到设计要求,为岩锚梁浇筑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认真执行对策后,再一次对岩锚梁锚杆进行无损检测,共计检测489根锚杆,481根合格,合格率为98.36%,Ⅰ级锚杆占60%,补充固结灌浆后Ⅰ级锚杆可达到100%。注浆饱满度由79.3%(平均值)提高到90%(全部为Ⅰ级锚杆)以上,平均注浆饱满度达到93%。
        通过此次岩锚梁注浆试验可得出,施工工艺起决定性作用。试验表明,“先插杆、后注浆”饱满度高于其他方式;水灰比控制是关键。严格控制水灰比很重要,通过多次试验,确定0.34:1为最佳水灰比。灌浆材料有水、水泥、减水剂、人工砂,所有材料用量均需过秤,比重称进行同步测量;采用新设备十分有效。施工现场由传统的低速搅拌槽改进为新型搅拌机,浆液搅拌均匀,注浆过程较为顺利;特殊情况处理。对现场注浆“堵管”、“冒浆”、“串浆”等现象进行恰当处理,可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二次注浆的必要性。部分地质段锚杆注浆饱满度仍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故进行二次注浆,孔深8M,分两段灌浆。通过对二次注浆部位的锚杆进行检测,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