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1期   作者:朱荣忠
[导读] 客观来说,我国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发展已经历经了数十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结合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其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
        朱荣忠
        江苏环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300
        摘要:客观来说,我国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发展已经历经了数十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结合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其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难以控制。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只有明确具体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才能够保证相关事情的有序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定位囊括以下几点,分别为教育体系,毕业生就业,非对口专业就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专业发展

前言: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在数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完整并且具有较强系统化的体系。无论是专业的建设还是专业的发展,也都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变化,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危机。对于很多高等院校来说,重新找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与发展体系,是其目前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开展前提在于,能够明确问题的所在之处,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混乱,师资力量较低。
一、在公共管理的教育体系中定位培养目标
        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标准。针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在实施定位工作时,先要划分好该项工作所处的范围。比如,其在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公共管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数10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逐渐融入到了管理学的大范围之下,与行政管理、资源管理等学科并存于二级学科之列。
        在2004年,我国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对二级学科进行了适当的填补,新融入了城市管理、公共关系等模块。
        结合我国当前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分析来看,很多高校都开始专门为公共管理事业划分专业模块,甚至已经开始为期设立专门的学院,如我国的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等,内部均设有专业的公共管理学院。不同能力的学校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划分了不同的任务,也赋予其不同的教育权力[1]。但万变不离其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主要方向是培养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基层政府、农村管理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相较于普通院校与普通专业的人才来说,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人才具有更加专业的认识与经验。
        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的相关专业需要适当地调整专业发展重点,侧重强化人才的公共精神、能力与责任感,提升其自身的分析水平于政策研究水平,保证人才质量。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各机构输送人才,稳定社会的发展动力,但其并不止具有这一个发展目标。除这一目标之外,培养专业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人员,也是其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现阶段,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不仅具有较多的限制条件,同时整体环境与制度也存在较多的漏洞。例如,部分组织还是需要依靠政府而存在,不能独立运营;专业人才与管理基础存在缺失状态,无形之中埋下了较多发展隐患;部分人才虽具有较大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多创新的发展观点,但苦于没有实战的平台与经费条件。
        对此,在2004年,我国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其中融合了更多的专业体系,如公共政策专业、文化管理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融合,大程度促进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统一化发展。


        对此,处于现代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地位,适当地调整在毕业生就业环境中的发展方向,侧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者、制度的制定者,与计划的分析者[2]。除此之外,高校与国家部门也可以为具有能力、想法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支持,鼓励其大胆创业、大胆创新,提升专业自身的服务能力,满足毕业生的发展基础需求。
三、在非对口专业就业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
        目前,随着我国扩展政策的推出,虽然有很多的学生拥有的升学机会,但是在毕业时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也逐渐提升。
        在当前社会中,很多冷门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着就业及失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这一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大多为管理型人才,所以很多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进入企业,成为管理者,但成为管理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能力意识,同时也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经验。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条件根本无法满足。
        很多时候,企业在发展与运营期间,也会适当的联系到国家的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者需要具有较高的公共关怀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如若毕业生无法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其在企业管理者的前进道路上,便会困难重重。
        因此,对于当代非对口专业就业环境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其未来的发展定位应该在于培养人才的公民意识与公共情怀。针对于一些公共理论性的知识体系,需要加强理论培养与理论熏陶,促使人才能够形成专业的定向思维。如此一来,在毕业之后,无论身处哪一领域,身处何样的岗位人才,都能够用强大的耐心与信心去负责处理工作中的公共问题,推动社会环境与就业环境的文明发展。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适当开设与专业本身相关的公共课程,达到完整的公共产业体系,促使学生在融入社会后也能够借由产业链的强大梳理工作问题。例如,很多具有公益性的非政府企业在发展期间,不仅需要负责内部的专业工作,也需要适当的联系其他管理工作[3],如通讯管理、电力管理。用专业性、完善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对学生实施指导,重构定位培养目标,有助于社会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中定位培养目标
        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毕业出的人才如果选择了对口工作,那么必然会成为公共管理者或者公共服务者。这一职业上的人才不仅要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与经验,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公共意识,公共责任与公共能力。因此,学校方面需要适当的参考当地的经济发展状态与环境发展状态,在多方融合的前提下,适当的穿插与产业发展产业规划相关的因素,以此为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方案融入新鲜动力。换句话说,在全新的定位发展状态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既需要联系本专业的发展重点,同时也需要联系当前社会中对于人才所提出的全新性要求,提前规划好学生的发展方向与出路问题,以此推动学生与专业的稳定发展,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上述定位发展目标所提出的要求,高校专业方面需要对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加以合理的调整创新,有效贯彻稳定基础、宽阔口径与多元方向的发展原则,打造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辅助。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方面也需要为其设定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如政治分析课程,产业管理课程与经济研究课程。针对于不同的课程,在不同就业方向选择的学生面前,需要有所偏重。必要时,教师需要在课程中融入较多的实践案例,也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提高个人能力,在丰富的资源支撑与能力支撑下,共同促进专业的长远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切实解决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找到具体的定位与具体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专业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前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涵盖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在设定定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整的设定体系,如教育体系、就业体系、非对口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等。在完整的结构支撑下,逐步推进工作,强化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印文.浅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适定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4):200+202.
[2]李承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06):59-62.
[3]张晓霞,李春茂.高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