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全敏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325000
摘要:培智学校学生呈现出中重度、多重残疾越来越多的趋势,目前大多培智学校使用的旧版教材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鉴于此我们想编写适合现阶段学情的培智课音乐教材。教材编写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中有关唱游与律动指导思想确定编写目标和原则,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现状,融入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等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以期惠及广大培智学生,提高培智学生的音乐能力。
关键词:培智儿童、唱游与律动、课程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需求
培智儿童在动作、语言言语、注意力、认知、社交等方面有明显的缺陷,鉴于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培智儿童音乐教育决不能照搬普通音乐教育的模式,应该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别于普通音乐教育,具有培智学校的特殊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音乐审美和音乐康复的价值。
笔者查阅了培智音乐教育的教材时发现,第一版音乐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的发行时间是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再次出版也是十几年前了。教材说明里指出,这套教材是从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需要出发,已不能满足目前特殊学生的需求。就笔者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举例,目前学校接收的都是中重度的培智儿童,智力水平相对更低,教材的难易程度需要做较大的调整,不实用于实际教学。
目前的培智儿童,其生理、心理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让现在的培智儿童也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接触各种不同的外界信息,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大量的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现代培智儿童的音乐教学需求。
(二)教师需求
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和实践的主体,培智儿童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离不开特殊学校音乐教师的积极参与。笔者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到,我校音乐教师已经意识到旧版教材的局限性,并开始在课堂上使用普校人教版音乐教材,只是在难度程度上对学生降低了要求。如在特殊学校三年级使用人教版一、二年级的教材,但不是全部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学内容来源于网络,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童谣,如温州童谣《叮叮当》。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能力现状、喜好,以及年级统整主题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满足培智学生的教学需求。
二、研究综述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应,又对社会生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培智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尽量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加强生活技能,达到康复的功能。目前,现行的培智音乐教科书内容比较陈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培智学生的需求。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搜索发现,国内的大部分相关论文研究主题都是趋向于培智课堂的教学法,如广州珠海特殊教育学校的颜慰欣在《智力障碍儿童音乐课堂上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中提到,音乐教学方式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中的表现不同,需要教师深入理解和认识;唐知琴在《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方法》中提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对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学生,特殊教育学校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合于学生的学习;符海丽在《论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中重点阐释了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包括钟香梅《浅谈打击乐器培养智障儿童的音乐节奏感》、陈铁梅《浅谈学龄前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游戏教学》、黄敏《浅析奥尔夫音乐律动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杨晓晨《妙用打击乐器创建特殊儿童音乐课堂》等。
三、校本教材相关内容
(一)编写目标
1.通过本次校本教材的开发,培养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具有实操性、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2.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和艺术休闲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5.促进培智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康复功能。
(二)编写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2.基础性原则——重视基础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文化、品德、身心基础为目标,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实践性原则——重视实践活动,设计实践练习。
4.科学性原则——音乐知识技能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三)编写要求
1.基于学校教学的需要,能够体现学校办学及专业特色、资源优势及学术需求,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紧密结合,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并以学校为开发主体。
2.根据新课标进行编写,能满足培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显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由学校的教材编写组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材,也可以通过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教材及地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3.与孤独症七大领域相结合,突出音乐在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言语语言、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康复功能。
4.参考人教版培智教材的“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自然与社会”等四个维度设定单元主题,选取教学内容。
(四)课程体系及特点
课程的整体框架来源于2016年培智音乐教育的新课标,根据培智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使用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选择的进行教学,也可以同一个环节反复练习,巩固知识。
课程内容分为欣赏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根据培智学生存在的生活适应、社会交往、情绪、语言表达、行为等方面的不同问题设置主题教学模块,版面设计灵活多样,体现趣味性,以“听一听、玩一玩、唱一唱、演一演”等体例呈现,每课前设计“活动目标”板块,并在课后对目标进行有效评价。在每一课的内容中都操作提示和温馨提示,以及对活动目标的评价。
1.采用系列单元主题的结构形式,将人文性与音乐性有机地融合。
每一册都安排了有利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单元主题,这些设计构成本套教科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
2.突出体验,鼓励创造,凸显音乐康复的功能。
本课程主要通过歌唱表演、音乐游戏、音乐律动、音乐节奏语言等音乐手段,调动培智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教学中与老师、家长以及同伴一起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从而使得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以及情绪、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充分的训练。
3.贴近学生生活,精选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音乐课程对包含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这三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4.重视综合性学习和贯穿始终的评价形式。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以下几类:视听康复课、表演律动课、综合游戏课,自主实践课等根据不同年段的需求而有所侧重点,它们之间是相互配合、有机组合的关系,同时这也是根据培智儿童的需求突出特殊音乐教育的康复训练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自立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R].2016年.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