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臻年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培养方向,以科学探究素养的提升为教育重点实施引导,鼓励学生在生物探究与学习中实现成长。为了提升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育策略引领学生参与生物科学研究。最终,学生将在完成生物知识掌握的同时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建立、健全。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素养
为了提升初中生物课堂上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效果,教师需要借助微课教育资源的展示、生物实验的实施、合作分析的开展和知识应用活动的组织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完善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最终,学生将在生物课堂的参与中感受到生物科学探究的价值和意义,且能够在多元分析中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建立、健全。
一、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意义
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将帮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建立参与兴趣。在生物教育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建立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其次,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将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借助多媒体资源的应用、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效果,也将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效率;
再次,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将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当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凭借微课学习、实验参与、合作分析和知识应用环节完成了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之后,学生将切实实现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强化。
最后,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可贵品质。当学生遇到一个生物学现象和问题之后,学生将主动采用科学探究的手段进行观察和分析,尝试在研究中探知生物学现象和原理。因此,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将建立学生科学探究的可贵品质。
二、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
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需要结合初中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进行策划,尝试结合学生的喜好进行教育设计,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参与兴趣的引领下主动投入到生物学研究中。
(一)微课观察,建立探究意识
当学生在微课的观察中了解了生物学的现象和知识之后,学生将被其中的内容引领,建立强烈的科学探究意识。接着,教师则可以借助进一步的教育引导带领学生参与后续的生物学知识研究。可见,微课观察活动的组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还能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微课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在微课的观察中了解生物学知识、感受生物科学的神奇之处。在微课中,学生看到了闻名中外的克隆小羊多利,了解了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凭借微课的观察初步了解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道了生物克隆技术的生物学原理。经过微课资源的详细观察和了解,学生认识到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还结合微课视频后半部分中的内容了解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异同点。最终,学生在生物微课观察中建立了生物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
(二)生物实验,掌握探究方法
经过生物学实验的参与和体验,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将在实验践行中提升科学探究的品质和能力。
最终,学生将在生物实验的参与中实现科学探究方法的有效掌握和使用。
例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体》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活动请学生参与。在生物实验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酵母菌进行实验探究和观察。教师请学生使用吸管吸一滴经过稀释的酒酿汁,然后将其滴在载玻片上。接着,教师请学生盖上盖玻片,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置在显微镜下。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下认真调节着显微镜的清晰程度,且以最好的观察角度看到了载玻片上的酵母菌。当学生凭借自己的生物实验操作看到了酵母菌的时候,其一个个都十分兴奋、感受到了生物科学探究的成就感。然后,学生进一步尝试结合酵母菌的“样子”和结构进行观察,尝试从其中分辨出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经过课堂上的生物实验参与,每一位学生都在其中实现了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且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生物探究活动的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与观察一样,都是生物学探究的重要技巧,也是每一位学生在生物实验参与中收获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合作分析,提升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开展引领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分析。一开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分组,保证每一个小组中都拥有至少一名具备生物科学探究素养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互助中,学生将高效借助生物学问题的探究完成探究能力的提升。在生物学问题的合作分析中,学生将在小组中交流探究方向和技巧、高效借助生物学探究的能力完成问题的解决和突破。
例如,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请学生于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请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一开始,学生们分别进行课本知识的研究和查找,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问题答案的梳理;当学生各自完成了问题答案的梳理之后,学生就通过答案的比对进行合作分析,尝试针对不同的答案进行合作探究,尝试在合作中总结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最终,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生物问题的探究和分析,且在知识观察、资料整合、合作讨论、结论得出等步骤中实现了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知识应用,完善探究素养
当学生完成了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生物实践活动请学生参与。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合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尝试借助知识的巧妙应用完成生物学问题的突破和解决。经过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将掌握知识应用的方法、建立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科学探究能力的意识和品质。最终,学生将在生物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达成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科学探究素养的健全。
例如,在学完《人体的运动》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开展了“了解骨骼、健康成长”趣味应用活动,鼓励学生在生物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自主绘制出一个人体骨骼、标注其中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学生被这种具备一定难度的知识应用活动吸引,纷纷想要一展身手。于是,经过课本资源的观察、课后网络资源的查找和生物学知识的巧妙应用,每一位学生都在纸上绘制出了一幅人体骨骼,且能够凭借生物知识在纸上展示出骨骼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最终,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知识的巧妙应用,且凭借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应用能力完善了科学探究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需要借助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引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在生物课堂的科学分析与知识学习中逐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教师为了提升生物教育的实施效果,需要引领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多元化活动中建立探究兴趣、强化探究主动性,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达成知识的掌握和探究品质的建立。最终,学生不仅能够凭借生物课堂的科学探究掌握科学实践方法,也将在教师的帮助和多元教育活动的引领下掌握生物科学知识、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逐步健全。
参考文献:
[1]张敢.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
[2]刘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