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军
[导读] 接受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读者,
       
        陈军
        沈阳市外国语学校。110005
        摘要:接受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读者,这与语文教改中的“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契合,其相关理论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的启发。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读者主体说出发,力图寻找优化语文教学的办法。
        关键词:接受美学;优化;语文教学
        教改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很多年,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孜孜追求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优化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学研究,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效。《高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更是高举“学生为主体”的大旗,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为语文教学从以往的模式化、程序化中走出来提供了明确的指向和理论基础。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不足,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教学忽视了最应该重视的一环——学生,基于这一点,接受美学中以读者为研究重点的理论导向与我们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接受美学看来,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并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离开了读者,作品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不过是一堆毫无生机的语词材料。读者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语词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意义。因此,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文本最初由作者创作,并赋予意义,随着时间的转移,一代又一代读者给文本注入了新的意义,作者原意渐渐湮没,读者成了文本意义的生产者。只有通过读者,作品才能在一代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丰富和充实,并展示其价值和生命。同样,语文教学中,学生应是接受的主体,传统的教师主角意识必须转变,教师应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利用自己的情感、观念、经验、方法等对学生进行影响,教学过程应该是共享、共进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精神的愉悦,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要真正地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型教学方式的创建、开放性教学气氛的营造以及重视学法研究等办法来实施。
        创建开放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多种课型中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也为这种尝试提供了可能。如在教授演讲辞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举行演讲会或早读时进行即兴演讲等,调动学生“说心中所想”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能力。讲授名篇佳作时,我们可以把课程设计成赏析课,提供参考题目或议题,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在上课时交流、讨论,以唤醒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总带着一种期待心理来解读文本。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期待视野相一致甚至低于自己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水平时,读者反倒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文本难度过高,读者又无法接受。只有二者适度,才能互相沟通,接受才能成立。所以,语文教学要成功,必须要从了解学生的期待开始,才能做到“攻其必救”“搔到痒处”,使他们兴趣盎然。
        《孔雀东南飞》是我们熟悉的经典名篇,文字不甚深,如果按照诗歌或文言文的一般教法,注重文言词句的理解,学生会兴趣索然。如果抓住学生普遍感到疑惑的地方去创设问题:焦仲卿与刘兰芝既然夫妻情深,有海誓山盟,缘何单凭一个焦母就可以让夫妻分割,到最后一个“举身赴黄泉”,一个“自挂东南枝”?必然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究到底的兴趣。让学生查阅资料,充分讨论,充分联系,那么,“三从四德”的礼教思想在其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水落石出,学生也就能深入理解礼教吃人的本质了。

文本中的另外疑点如兰芝勤劳、孝顺为什么还会招致白眼?同样是家中的长者,为什么兰芝母亲就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举一反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探寻的过程中,必然会关注并理解文本的字词,可谓是“一石二鸟”。
        在我们运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架桥梁的同时,也不能削足就履,削弱文本的内涵和张力去迎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应该立足于根本去增加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的经验,让他们能真正成为阅读和课堂的主体。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语文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体验、情绪心理等,都应进入教师的视线范围。生活经验的丰富,就可以提升学生的期待高度,学生的兴趣也就可以激发。有了现实生活中父子、父女情感的体验或关注,《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情感对学生来说就会有如亲历,共鸣因此产生。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内要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为了教好《宝黛初会》,可以让学生看电视剧《红楼梦》选段,直观理解贾府的环境描写;为教好《祝福》,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往阅读经验中已存在的孔乙己、闰土,虽然这些内容没有直接涉及到《祝福》一文,但丰富了学生的期待视野,引发他们的兴趣,为理解和体验《祝福》提供一个阅读前提。
        三、找准突破口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没有示人、没有读者之前只能是作品本身,是“第一文本”,一旦通过读者阅读、理解、感悟才是“第二文本”。阅读的意义即在于“第二文本”的发生与发展,而在其中,对空白点的合理填充是前提。选进语文教材的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作者往往在篇章中给读者留下可以填补的“未知空间”。教学中倘若能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无疑将为学生的思维打开大大的缺口。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指导学生寻找“空白”,并通过引导学生联想、思考,填补“空白”,使“空白”具体生动起来,就能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理解和把握课文。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意义,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意蕴,更在于利用“空白”,引导学生不断地拓展思维空间,在填补、充实“空白”中彰显个性,体现主体意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唯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该允许学生多元地、个性化地理解文本中的不确定意义和“空白”。对于“空白”的阐释,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应该肯定他们理解的“合法性”。这是文学欣赏的一般规律,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高度体现,更可贵的是保护了学生的独立思维的阅读的积极性。允许不同解读的声音的存在,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审美能力。
        例如,我曾经听过一堂课,做的是彭托皮丹的《鹰的飞翔》课外阅读,其中老师以一个填空题“这是一次__________的飞翔”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并且这位老师删去了文章的结尾,让学生去续写后来应该发生了什么?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课堂气氛及其活跃,我想这位老师就很好地运用了“空白”,抓住这个空白,于此处创设突破口,让学生去填充,学生对空白处的填充,实际上在文本中都可以找到充分的依据,在思考探究之后就可以找到肯定答案,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总之,把接受美学相关理论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接受和再创造,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吻合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会使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H.R.尧斯等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杨忠善.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04期.12~14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