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荣艳
盐边县新九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 攀枝花市 617100
摘要: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语文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写作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写作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有效资源,切实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在此,本文从三方面出发来进行探讨,以期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提高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要教师敢于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积极的态度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某些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不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等等。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但不得不提兴趣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尤其是对于还很不成熟的小学学生来说。可以发现,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很多时候学生一听见要写作文就头疼,不愿意上作文课,将写作当成一种负担。为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写作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和特点来进行写作教学,以避免挫伤他们写作的热情。同时教师也可运用情境教学法等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
例如,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情境,将他们的写作兴趣有效地调动出来。具体来说,以“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一写作主题为例,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绘画、表演、演讲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或者使用各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来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可以欣赏美丽的图画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将表达视为一种很好的享受,从而乐于写作。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写作活动,如作文比赛、写作笔记展览以及故事会等,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为了有效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开阔眼界,积累有用和足够的写作材料。
同时,他们还可以学习和体验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在阅读中的作用,如隐喻、拟人化等修辞方法的作用,还有总分、总分总、由远及近等写作方法的运用。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课内阅读是提高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渠道,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内讲解中渗透写作指导。此外,根据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进行广泛阅读。
例如,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读物,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从而产生更深的感受,以更好地融入进自己的作文中。教师还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普作品,以及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等,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视野。一些优秀作品中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学生学习,所以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积累,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摘录一些好的句子,或者及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时常翻阅自己的笔记,将其中的内容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让作文更加的有血有肉。
三、优化作文评价
小学生的作文不仅体现了他们遣词造句能力,还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外化。所以说,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作文评价不是为了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分一个等级,而是为了更好地促使他们改进自己的作文。所以教师应告别传统的作文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同时教师要将单一的定性评价改变为多元化的评价,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性,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快乐写作。
例如,教师不仅应教会学生如何写作,还应教会他们学会如何修改作文,懂得从哪些方面来评价自己的作文。自我修改是一个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对文章进行修改的权利应属于作者本人。教师通过总结作文的总体问题,来指导学生如何检查和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然后争取让自己的作文尽善尽美。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章修改的魅力。如此也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由此可见,教师应摆脱传统单一评价的束缚,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让学生真正了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够一蹴而就,在一开始就期望学生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实践以及长期的坚持,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可以得到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训练要点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91-92.
[2]陈蔚.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