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娟
广东省兴宁市宁新中心幼儿园 514500
摘要:在现代教育环境内,我国幼儿教育越来越关注教育品牌的构建历程,也非常看重乡土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师也拥有利用乡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权利,可更科学地围绕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综合发展幼儿的关键能力。其中,客家民间游戏则是在客家人民聚集地所形成的地域资源,由此组建园本课程,则可切实丰富幼儿教育活动,让幼儿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客家民间游戏资源,切实打造园本化的游戏课程体系。本文将结合笔者对客家民间游戏的开发、整合、利用经验,来分析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客家民间游戏促使幼儿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客家民间游戏、利用策略
目前,在幼儿教育领域内,游戏教学思想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游戏活动更加符合幼儿活泼爱玩的心智成长特点,能够有效唤起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探索,通过“玩中学”的方式促使幼儿实现深度学习,使其切实积累丰富的游戏体验经验。如此,则可进一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教师也要重视客家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以便逐步丰富幼儿游戏项目,全方位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
一、以客家民间游戏构建园本课程
虽然目前各个地区的幼儿园并未统一规范教育教材,形成了非常开放的课程管理现状,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展现出更加专业的教师形象,结合园本特色、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化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科学设计教育计划,以便顺利实现园本教育。因此,在将客家民间游戏引入幼儿教育领域时,教师也要以客家民间游戏构建完善的园本课程,以便顺利组织客家民间游戏教育活动。
为了真正以客家民间游戏为依托来打造园本课程,笔者便在本园园长的支持下,主动与其他幼儿教师全面整理了本地的客家民间游戏种类,结合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分析了各类客家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按照科学探索、体育健康、语言发展等类别整合了客家民间游戏项目。当然,由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身体素质发育、行为能力水平等都不同,所以本园还按照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成长需求合理划分了客家民间游戏的难度水平,据此构建了园本课程,以便在三个年龄段的集体教育过程中顺利组织客家民间游戏活动。
二、创建先玩后教的课程实施形式
以客家民间游戏为基础打造园本课程只是将客家民间游戏引入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第一步,至于是否可以全面发挥客家民间游戏的教育效果,还需由幼儿教师的教学指导决定。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看重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提倡优化师幼关系,即便是客家民间游戏教育也不例外。为此,教师则可积极创建先玩后教的基本模式,即先让幼儿自主参与客家民间游戏活动,使其通过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验检验等活动完成游戏任务,然后再适当丰富教师讲解,切实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真正受益。
比如,在“丢沙包”游戏活动中,笔者就准备了一些玉米粒、花布,与幼儿一同缝补了色彩丰富的沙包,让幼儿自主投掷沙包,感受沙包的重量,培养幼儿的手感。接着,笔者就引导幼儿参与了丢沙包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切身感受投掷沙包、躲避沙包、抱住沙包的动作技术,切实突出了幼儿的游戏体验感,也让幼儿积极分享了自身的游戏参与感受。在此基础上,笔者会主动分享自己对丢沙包游戏的看法,帮助幼儿调整行为动作,让幼儿学会用余光判断沙包的位置,合理调控个人行为能力,以便及时优化幼儿的游戏参与感受,使其切实实现有效运动。
三、打造客家民间游戏教育合力平台
实际上,在传承客家民间游戏文化内涵时,除了要依赖幼儿教育平台进行,还需适当与家长合作,由家长在园外一同与幼儿参加客家民间游戏活动,切实拓展客家民间游戏的传承范围,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同时也可丰富幼儿的家庭生活体会,增进亲子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幼儿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合作,共享客家民间游戏园本活动的实施计划,引导家长一同参与,切实丰富客家民间游戏活动的教育范围。
为了进一步传承客家民间游戏文化,笔者就与家长一同分享了本园对客家民间游戏的教育计划,发现大多数家长都十分认可、支持这一园本教育计划,表示让幼儿多参与民间游戏,可以转移幼儿对电子产品、动画片的注意力,更有利于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于是,笔者则共享了本园所设计的园本课程,邀请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与幼儿一同玩游戏。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开发并整合客家民间游戏活动十分重要,既可丰富园本课程,也可传承本土文化,可综合发展幼儿的心智,开阔幼儿的成长视野。因此,教师要围绕客家民间游戏资源构建园本课程,且要突出幼儿的游戏体验感,使其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与家长一同组织客家民间游戏活动,不断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倩.探究客家民间游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J].华夏教师,2018(31):69-70.
[2]班仕义,陈贵平.民间游戏进入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