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PBL教学模式实施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6期   作者: 陈兰花 王志勇 胡欣 朱四如
[导读] 高等数学的学习对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

        陈兰花  王志勇  胡欣  朱四如
        湖北省武汉市空军预警学院 430019
        摘要:高等数学的学习对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本文重点梳理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困境,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为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有力的探索经验。
        关键词:学习困境,PBL教学,主体作用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旨在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基本运算技能,会用数学知识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思辨能力,养成定量分析的习惯。然而,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觉得困难。本文立足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上,着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PBL教学在高等数学课堂的实施效果。
         1 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现存问题
        《高等数学》课堂普遍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一只粉笔、一张课件,三尺讲台),这种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简单的信息积累过程。在这种被动思维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高数课程蕴含的丰富数学思想方法领悟不深,对于系统的高数知识理解不透、对于高数学习的兴趣不浓。这对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互联网带给教师和学生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归结起来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其优势,不过只能适用数学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若大多数知识点均采用这一模式,必然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目标达成。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为学生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个体内在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2 高等数学主要学习困境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困境,一方面总结梳理教研室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跟踪问卷调查,并做详细调查数据分析,最终发现学生在高数学习上“学用脱节,学不会用”这一困境尤为突出。
        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基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程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偏重理论讲授。学生在学习中,仅局限于理论推导和具体计算,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索和训练较少,导致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强,能力也不足。
    3 PBL教学实施
    针对高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和学生学习上突出的学习困境,高数课堂尝试采用PBL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具体实施。
        3.1  PBL教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具有综合性的、有趣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综合实际问题中,以某一特定任务为牵引,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该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是常规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与课堂教学双轨同步:该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不同,它是在课下分阶段进行、与课堂教学双轨同步、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
        二是以综合实际问题牵引:依托教研室20余年数学建模竞赛的积累,从数百个建模赛题中梳理出十余个综合的、有趣的、实际教学问题,PBL教学模式就是以这样的教学问题为牵引,再现数学建模过程,展开教学。


        三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该教学模式实施的第一阶段,是在某章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要求;第二阶段,是在某章教学正常进行时,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查阅资料,在小组间交流研讨,教师及时介入指导,提高学生间的研讨效率;第三阶段,在某章授课完毕后,学生利用课下辅导时间,各小组学生充当小教师进行汇报答辩,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点评反馈,并根据汇报情况打分,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依据综合实际问题库,PBL教学模式大体上在每章教学任务开始前,可逐步展开。
        
        图 PBL教学模式实施章节对应表
        3.2具体实施
        PBL教学具体实施分五个步骤展开,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知识建构、汇报成果和评价反思,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PBL教学开始前,教师要结合章节内容梳理选择综合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本科、研究生历届数学建模竞赛赛题改编,因为这些赛题都与前沿和当今热点研究问题有关;也可以来自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感受数学之用。
        在PBL教学开始之初,成立学习小组,教师发布问题,启动PBL教学。根据学生意愿,组建学习小组,4~6人为宜,明确小组负责人,创设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之后,教师发布研讨问题,明确完成任务的要求和时间节点,一般要求每个小组完成问题研究后需提交一篇研究小论文。
        在PBL教学中期,学生间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知识构建。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查阅资料,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分析研讨,进行头脑风暴, 分享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思路。在分析问题和知识构建之间,多次循环多次调整,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在PBL教学后期,各小组汇报答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学生经过2~3周的自主学习和研讨,各小组利用辅导课时间,将以汇报答辩的方式呈现其对问题的理解、求解思路和求解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求解思路,直至理解透彻。至此,整个PBL教学过程完毕。
         4 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PBL教学效果,将所带班级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班,实验班采用PBL教学,而对照班仅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授课。结合一线教学观察,两个班级学生学习状态明显不同,采用了PBL教学模式的班级有以下转变。
        1.PBL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对综合实际问题的自主探讨中,学生逐渐理解知识点,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真的有用,从而提高了对学生对高数学习的兴趣。从内心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自觉重视起高数的学习,愿意自主学习和探讨。
        2.PBL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相比之前“学用脱节、学不会用”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PBL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理解了知识,应用了知识,从而提高了应用数学解决综合实际问题的能力。
    3.PBL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教学过程丰富了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利用自身教学模式的优势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在该教学过程不同的组织教学阶段,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讨之中,逐步深入探讨和理解,在问题求解之时,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5 结束语
        《高等数学》课程承载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双重任务,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探讨永远在路上。PBL教学突破了学生高数学习中“学”与“用”的困境,较好地辅助了课堂教学效果。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仍需贯彻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他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索将极力激发学生涉猎知识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