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助力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6期   作者:谢小丽
[导读]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日益增多

        谢小丽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内莞中学 517125
        摘要: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日益增多。转化数学学困生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教师能否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阐述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优质微课助力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期给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微课;助力;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冲击着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很多学生已静不下心来学习,学业质量深受影响。从历年农村初中学校的学业考核成绩来看,数学两极分化严重,低分率特别高,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转化数学学困生成为了农村一线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提到的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因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策略和方法不当等造成数学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学习困难主要体现在计算错误、运算法则混乱、问题解决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数学学困生知识上的疑点难点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讲解,这种针对性的辅导方式确实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个别辅导很消耗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繁重的工作还难以做到大面积的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还只是对极少部分学生实施。而优质的微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下面是笔者在精选优质微课的前提下,运用微课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实践与思考。
        一、运用微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研究表明,数困生易受分心物的干扰,选择性注意能力比数优生差[[参考文献:
[1]金志成,陈彩琦,刘晓明.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3(06):1008-1010.]],视空间工作记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2]张明,隋洁.分散注意条件下学优生与学困生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01):29-3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数困生在课堂上感觉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材料本身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一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和工具辅助教学,追求实感化的知识传授。微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具有很浓的趣味性,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有感于多年来在进行《有理数加法—异号两数相加》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学生比较难理解运算法则,在后期练习中容易出错。由这一前车之鉴,笔者在课前尝试运用微课导入,由足球比赛这一真实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求净胜球数理解“异号两数相加—异号得负”的算理,掌握了“异号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此外,在讲授《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时,笔者利用微课创设真实情境,由“需要在公路边建一个公交站,使之到两个居民区的距离相等”这一实际问题导入,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学实践表明,生动活泼、可视化强、趣味性浓的微课确实能使传统课堂更有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努力将课堂向“大众数学”[[[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转变。
        二、运用微课巩固学困生的基础知识
        研究表明,学习基础薄弱是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要转化数学学困生,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从根源上抓起。轰动全国的青浦实验正是遵循了“源于实践,扎根基础”的原则,抓起点,抓基础,抓关键,大面积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4]顾泠沅.亲历青浦教学改革30年[J].人民教育,2008(20):32-38.
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青年课题“基于微课的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及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9JX06099)阶段 成果
]]。受此启发,笔者尝试在课后让学困生用手机进行微课学习,学困生通过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了解到学生在解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上存在困难后,笔者在洋葱数学上找到了《解方程错误辨析》,这个微课通过四个例题深度剖析了学生常犯的四种错误:去分母不加括号或常数项忘乘公倍数 ;移项打死不变号 ;去括号忘记变号或忘乘系数 ;系数化1搞混谁除以谁 。内容简短高效、针对性强,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观看。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微课的学习效果,教师一定要根据学困生的“困”点,选择适切的微课,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录制一个为学困生解惑。同时,因学困生自觉性比较低,教师有必要做好微课学习的全程跟踪,通过基础练习及时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
        三、运用微课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问题弯弯绕绕,常常牵扯好几个知识点,对思维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从学困生中了解到,在课堂上明明已经学会解题了,但在课后却怎么也解不出来。究其原因,还是他们未形成对数学问题的正确思考。数学家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的动力。微课采用结构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推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例如,学生对解决三角形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题型感觉到困难,为此,笔者在课后利用微课通过“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由中点可以想到什么线?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困生深层思考,且通过图形动画及知识、思维可视化呈现,使得证明思路条分缕析,证明过程层次分明、逻辑清晰,降低了认知难度,有助于培养学困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推理论证能力。
        以上就是笔者运用微课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实践与思考。当然,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常常让我们感觉到步履维艰。但只要我们努力践行《数学课程标准》中“大众数学”教学理念,关心爱护学困生,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数学学困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