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225800
摘要:随着4G网络的全面普及,“微网络”已经正式到来,微网络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兴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社会各个领域,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和应用。一方面,微网络由于其巨大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微网络因为其独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因此,高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微网络时代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总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网络平台转变德育工作模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生活学习指导,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效率。
关键词:微网络;高中德育;新挑战;新对策
引言
微网络是一种能够即时分享信息和获取信息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将微网络推向校园,高中学生受到微网络的影响与日俱增,在此时代背景下,高中教师的德育教育方式、平台以及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需要教师正确意识到这一变化,正确面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采取全新的德育工作方法。
一、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
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核心人物,是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人员。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教师是施教者、管理者,但是随着微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角色定位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工作任务要求。当代高中学生的主要群体是00后,05后也开始逐渐步入高中校园,这些年青群体由于生长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且受到鱼龙混杂网络信息的影响,使得他们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于90后,这一代年青人更加注重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在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十分脆弱的,强大的外表和敏感的内心形成了一个矛盾体,对于这样一种群体,教师如果仍是以高高在上的施教者和管理者展开德育工作,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当代高中学生更希望看到一个和蔼的、充满亲和力并且与时俱进的任课教师。
2.传统教育方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传统高中教师更多的是在课程中或者和学生一对一谈话实现德育思想传递,这其中仍是教师占据教育主体。然而随着微网络时代下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接受的信息量日渐增多、思想更加复杂,这种单方面的“说教”已经很难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很难起到预想中的教育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当下的德育工作需要教师更多的考虑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交流特点,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3.微网络时代多元化的社会舆论信息带来的挑战
当下微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交流中的主要媒介工具,极大扩展了高中生的思维和视野,但在这种多元化的新媒体信息当中,同样充斥着较多的“非主流”思想,存在大量的思想潮流和文化价值观念,这些丰富的思想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信息资源,但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会对学生原本的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让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偏差。当代高中学生受到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但由于其缺乏实际社会经验,导致其一旦缺少学校的正确引导,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并在此环境下迷失自我,无所适从,给德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二、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1.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高中班主任和校领导首先要正确意识到微网络时代对于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充分意识到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并且正视微网络这一新信息载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微网络平台进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要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德育教育路径。然后转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以单方面灌输和说教的教育方式,利微信、微博等开放性的交互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接收到学生反馈的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最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做到和学生的平等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2.将微博、微信、QQ纳入教师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
学生的微博圈、微信圈本身就是一个活跃性、开放性的信息交互平台,学生们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上随意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和情感动态,既可以是抱怨,也可以是分享喜悦。所以,微信是一个极好的让教师了解学生日常动态的“快速通道”,和传统的座谈会、班级会议相比,具有更大的即时性和高效性,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并通过学生真切的思想动态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辅导和德育教育。因此,高中班主任可以把微信纳入日常工作任务之内,不仅能让其快速了解到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信息,还能以一个较为亲近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之类的关系和学生和谐相处,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偏差问题,即时化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矛盾。
3.开展议程设计,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
议程设置属于传播学上的理念,是指通过设置不同议题影响人们所关注的内容或者内容的先后顺序。高中班主任可以利用议程设计,在微信或者QQ上创建出一个当下较为热议的话题,让学生在底下积极讨论,比如同学们如何看待高中三年?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什么建议?等等,这些都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此外,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也可以加入讨论之中,看看学生们的不同看法,并通过评论和回复引导学生的评论走向,让学生们话题的讨论方向始终正确。
4.优化德育工作体系
高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热爱的班级活动,让这些活动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投入到德育建设当中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增强骨干学生的思想觉悟,让这些优秀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实现班级的德育宣传和生活宣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全方位发展。
5.采取细致的德育辅导方式,打开学生的心结
学生是践行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对象,高中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更加亲切热烈的方式服务于学生,将道德教育的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借助于微网络平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在微网络时代下,班主任教师可以借鉴吸收当代教育领域的一些先进理论和技术手段,强化德育教育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协同性,对现代道德理论体系进行再创新。此外,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逐一的心理辅导,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或者道德品质出现偏差,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到道德教育当中,发挥出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式触动学生的心理,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打开学生的心结,使道德教育工作变得更容让人接受。
三、总结
微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高中德育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每一位高中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这一挑战,借助于网络平台展开高效的德育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修养和思想品质,借助于现代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动态以及思想动态,将德育工作方式从单方面说教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并发挥出教师蕴含的巨大影响力和引导力,全方面提升学生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萱.“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考试周刊,2019(21):25.
[2]古智良.“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9(08):156.
[3]林珍.“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考试与评价,2018(08):92.
[4]张淼一.“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8(0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