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归导模式”在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以2019年全国卷客观题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6期   作者:    杨浩东
[导读]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历史复习课的重要课型。

        杨浩东
        甘肃省宁县第一中学 甘肃 宁县 745205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历史复习课的重要课型。“化归导模式”通过概括化简材料、归类建模、逻辑推导三个环节,旨在举一反三,重在引导掌握解题方法、提升能力、形成素养,适应目前高考形势。下面以2019年全国卷客观题为例谈谈“化归导模式”教学在试卷讲评课中的具体应用。
解读材料,化繁为简
        全国卷高考选择题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察功能强的特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解读有阅读解释,分析研究,理解体会的含义,是一种高级的阅读。为了高效准确的解读材料,浓缩材料大意,结合全国卷历史高考试题的表述特点,我们从复合句的角度帮助学生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化简材料大意。
        一、从并列关系复合句的角度归纳化简材料并列关系是指几个分句或句子分别说出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彼此之间呈现横向的平行关系。例如(2019年全国1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此题只有两句话,从逻辑关系上看两句话呈现横向的平行关系。第一句话说唐代之前就有“拔河”,唐代广为流传。第二句话说“拔河”引起唐玄宗的关注。再把一二两句话归纳化简一下就是:“拔河”(体育运动)受到人们的推崇,因此,选“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二、从递进关系复合句的角度归纳化简材料递进关系是指后面分句或句子与前面的分句或句子之间呈现进一层,逐层深入的关系。例如(2019年全国2卷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材料谈的是明清两代商人资本数量大,第二句“甚至多达”与第一句显然是一种递进关系,主旨在第二句,答案也就在第二句,侧重商业规模。
        三、从转折关系复合句的角度归纳化简材料转折关系是指分句或句子之间在语意上有逆反的关系。也就是说后面的分句或句子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往下说,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一面,后面的分句才是命题人的真正意图。例如(2019年全国3卷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材料第二句“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显然是是命题人的真正意图,因此答案为“B.批判封建伦理”。
        归类建模触类旁通
        全国卷历史试题从试题结构上看,往往呈现一个历史情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分析背景、原因,概括历史影响或意义。2019年全国2卷单选题本质类占6个,背景、目的类占3个,结果、影响类占1个;全国1卷和3卷也主要以本质类,背景、目的类,影响类试题为形式。这意味着我们在试卷讲评课中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归类,使学生能掌握各类试题的特点和答题思路,会一题而通一类。
        本质实质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占的比重很大,往往要求学生透过历史情境发现本质或揭示特点。从命题设问词看,往往有“表明”“体现”“反映”等动词。例如全国2卷27(参前)化简概括材料的思想是明清两代的商人资本雄厚,上升到本质就是商业资本规模大。在试卷讲评课中我们最好把这样的试题归类,使学生能从理性角度理解“本质类”题的特点和思维模式。
        “背景原因”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影响因素。

“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有时表述为“意图”。从命题设问看,往往有“因素”“原因”“目的”等名词。例如(2019年全国Ⅰ·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考查历史表象产生的作用、影响、意义。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从命题设问看,这类题没有明确的动词或名称标志,往往以“这-----”为主要形式。例如(2019年全国2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这一试题显然是考查历史影响,全国卷这一类试题也比例较大。
        科学推导,合理解释
        高考试题实际上是以历史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对历史情境作出合情的理解合理的解释。课程标准认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全国卷历史试题对历史情境的解释主要从原因背景、本质实质、影响作用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认为高三试卷讲评课应从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科学推导,合理解释。
        “原因背景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历史情境并结合主干知识和历史阶段特征,朝试题所呈现的历史情境发生之前的方向去推理和推导,建立历史事件与历史情境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2019年全国2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此题显然是“原因背景类”试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
        “本质实质类”试题要求学生能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本质就是要深刻到制度层面,抽象到规律层次,总结到独一无二的特点。从学科思维的角度看“本质实质类”试题,要以历史情境为出发点,向深的层次去推导。例如(2019年全国3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反映”是“本质实质类”题的重要标志,此历史情境往深的推导肯定要上升到传位制度层面,涉及王位继承方式问题。
        “影响作用类”试题实际考查学生以历史情境为载体,联系所学知识,从历史情境的后面去推导,得出合情合理的看法和评价。例如(2019年全国3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就逻辑思维角度看此题显然以这一历史情境背景,结合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干知识,从历史情境的后面去推导,得出合理的解释。
        总之,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的“化归导模式”是先对试题呈现的新情景、新材料进行概括归纳、化繁为简,获取材料的“言外之意”和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根据高考题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和高考要求将试题归纳为“背景、原因”类,“本质、实质”类,“影响、作用、意义”类等三种类型;最后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的思维特点,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提高学科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尽管还不成熟,但可以对高三试卷讲评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地址:宁县早胜镇南大街19号
        电话:150970995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