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6期   作者:胡宝国
[导读] 小学的科学教育是启蒙学生发展科学素养,培养理性思维与辨证思考方式的一门课程

        胡宝国
        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小学的科学教育是启蒙学生发展科学素养,培养理性思维与辨证思考方式的一门课程,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大纲提倡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科学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科学规律的形成总结过程中,是学生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将通过分析科学探究的各种运用,力图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教育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教育旨在教育学生自然事物之间的科学联系,让学生能够发现总结自然规律,并与之和谐相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的学科,如果只是按照书上的实验内容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从而产生抵触心理,科学教育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将科学探究实验设立到特定的科学情境中,丰富教学内容,创造出开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就比如在讲到空气时,我会拿出一个空烧杯,问孩子们这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孩子们都说没有,见我摇头,少数反应快的孩子立马说空气,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然后我又问同学们,既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那你怎么知道那些地方有空气哪些地方没有空气呢,这可把同学们给难住了,他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到底在哪,这种问答情境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特定的实验情境中,学生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求证——总结归纳的顺序,亲自参与到探究的每一个过程中,自己总结出规律,由此,才能真正的理解与使用课本上的科学道理,从而进行思维发散,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规律纳入到自己的科学认知体系中,有效的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培养出理性辩证的科学思维。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日常的知识掌握情况。平常的理论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开设讨论课,小学生分小组自发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背后的科学规律,并且教师要细心观察,总结学生的理论认知错误,然后设置成问题,将它放置到实验情镜中去,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自己主动去纠正自己的认知错误,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形成优秀的科学素养。小孩子好奇心强,玩心大,以这样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能使他们更好的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毅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之一。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的教学模式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很多学校也引进了智能化设备教学,教室可以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实验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来,合理利用网络上的图片、视频资源,多多展示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既有效直观的展现了科学的魅力又调动了小孩子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见识,让他们对于科学课程有着更加清晰的概念,就比如讲到灯是怎么亮的,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种电灯泡和手电筒的发光过程,并设置了问答环节,问学生那些线路该怎么连,即使手上没有实验材料,学生还是积极的学习思考,探究过程依然存在。

在小学生刚刚接触到科学课程时,教师往往更需要这种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概念,往往因为学生年纪太小或者实验设备不够完备,使得一些较为复杂的科学实验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它能帮助克服实验的部分限制条件,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将科学探究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给学生更深刻的探究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敢问敢质疑。
        诚然,科学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仅靠书本的知识难以有效,而科学探究给了学生一个亲自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特别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发散创新创造思维去解决问题,动手动脑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科学探究的意义。就比如在讲到物体沉浮这一节课时,我曾经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验那些东西是可以浮在水面哪些东西不可以,学生们感觉新鲜有趣,纷纷动手,有的同学就很聪明,很快就问我是不是轻的东西就很容易浮起来,我让他们自动验证,他们越试越兴奋,甚至找出很多新奇的东西,在深入的观察研究之后,他们发现了水的张力的存在,这就使得这一次的科学探究充分发挥了它的意义。在学生思考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懂就问,有不一致的意见就要敢于发声提出质疑,科学研究就要有不惧强权的思维,才能摆脱前人思维的局限,这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素养之一,毕竟小学阶段重在启蒙,科学探究的主要目的也是启发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为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思考讨论环节,让他们有时间面对眼前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完善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
四、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注重归纳整理,完成知识迁移
        科学探究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今社会对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学生自己的能力有限,因此一定要学会合作探究,必要的时候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小组合作去完成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合作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也是一种必要的科学素养,一开始学生们总是觉得科学作业操作难,理解不了,后来我开始分组布置任务,每次他们交给我的答案都让我很惊喜,我想这就是集思广益的力量。然后在合作探究结束之后,学生要学会对探究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毕竟只有学生自己从探究活动中总结出悟出的道理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它,把它划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这是科学探究最大的意义,即让学生能够用科学思维去看待日常生活事物,用科学规律去处理日常事物。
结语:总的来说,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需要科学教师在实践的过程 中进行总结以及完善,对于教材进行灵活运用,对学生的活动过程 进行及时的合理的总结,使教学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结语:总而言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永无止境的,不会局限于哪一种模式或作用,教师应详细参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课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科学探究完美融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做好小学生的启蒙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1.
[2]孟令红.日本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12):53-56.
[3]翟福成.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J].考试周 刊,20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