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胜强
湖北宜昌枝江英杰学校 443200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做任何事的最好老师。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学生说话作文奠定基础,作文水平的高低正好反映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对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与习作结缘,实为习作能力提高的捷径之一。
关键词:习作 深度指导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习作要求上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提倡自由表达,要求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它十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强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是非常注重个人体验和语文实践,要求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是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四是鼓励学生的成就意识,要求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明白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要求之后,那么如何对学生的习作做深度指导呢?
一、让学生有话说: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关注生活,让学生感悟真实的生活体验。习作在于表情达意,也就是说习作是有生命的,它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带有丰富的人生情感,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必定情感丰富,文思泉涌。
说是一种表达方式,能说的学生一般是能写的,也就是学生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或对事物发表看法的话,那么他也一般能用比较通顺的语言来阐述,但是农村学生的所有限制,使得我们的学生有时针对某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认识时,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或无话可说,还有的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或见解,但还是有口无言,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语言的积累太少了,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想表达的内容说不清楚而导致的,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应该想到这是学生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可能并不是学生没有经历,那么他们的一些经历就需要老师们正确的引导,挖掘,体验。
其实,习作的基础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曾记得以前在农村小学工作的时候,有位老师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印象很深刻。一次上晚自习前,有一名学生想要请假,老师问明了原因,原来是要回去参加表哥的婚礼。这名老师便灵光一闪,给他提了一个要求:一是用占四句的方法为老师带回两颗喜糖,好事成双,多余不要;二是仔细观察婚礼的全过程,回校后把隆重的婚礼场面介绍给同学们,让大家分享一下,否则免谈。该生愉快的接受了任务兴高采烈地回去了。第二天,这个学生回校后,果然给老师送来了一包喜糖,但老师只收了两颗,并安排他又在语文课上绘声绘色地将婚礼盛况讲给大家听。孩子们首次聆听这样的事情,顿觉新鲜,人人喜形于色,全神贯注。当听到占四句讨喜糖时,更觉得兴趣盎然,这位同学娓娓道来:“表嫂入洞房,小弟想吃糖,能否多赏我两颗,让我的老师也尝一尝。”整个课堂充满了喜庆的氛围,经过老师的细节引导,最后这个情节又从同学们的笔尖欢快淋漓地流露到了作文本上。我个人是非常佩服这位老师的,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有话说”方面足见功底。所以,帮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是很重要的,还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说多写,积累语言于平时,正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累多了就会成为一种智慧,顺手拈来。
二、使学生想说:激发情感,突破语言表达。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想说要说,而这些同学并不一定真正的会说,他们说出来的内容,可能与你预设的或应该表达的内容相去甚远,即使是这样,老师也是不能责备的,相反,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给学生任何限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的激励表扬是催化剂,即使学生是人来疯也无关紧要,营造学生想说的氛围,让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语言突破才有可能。
又一次,我们在做教研活动的时候,一位农村老师教习作指导时,为了训练如何把一件事情有顺序的记下来,她便设计了“老师怎样到我家”的口语交际活动。首先引导画线路,将关键之处用彩笔标上记号,进行具体介绍时,许多同学运用这种方法很快将学校到家的线路有顺序地讲出来了。可是有一个顽皮的男孩子却不知所措,还急得满脸通红。通过了解,才知道他家有一大恶狗,一时不知怎样告诉我才能进他家门,他的窘相引来学生们的哄堂大笑,但是这位老师很有临场智慧,随即将这一难题推给学生,课堂一时热闹非凡,纷纷出主意:有的说将狗用绳拴住;有的说备一份喜欢的食品,用来取悦于狗;还有的说手持一根长棍作防卫……这个学生也是茅塞顿开,很快将线路清楚地叙述出来,并将彩笔标注的地方进行了详细说明,还告诉老师到他家之前先给打个电话,他会在家旁的小路上等候,再同他一起走进家门,因为有他在一起,那条狗是很会听话的。那位学生在同学们的启发下,找到了语言的突破口,终于从困窘中走了出来。
三、激励学生会说:情不自禁,溢于言表。
都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个人认为,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的表情达意,思维交际,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文性了。有位教育家说的好: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中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而语文活动则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性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所以,实践证明在习作课堂教学中,鼓励发言、挖掘文本、拓展思路、范文引路等都是一种深度学习,都是有价值的。
那是在学习《理想的风筝》一课时,学生们的表演悟性及语言让我感动异常,甚至于惊讶。课堂是这样的,我准备重点指导一下本文的写法而已,精彩就发生在文章的开头。我的问题是:“读了文章的开头,你们有何感想?”起初同学们很沉默,我似乎有点耐不住性子了,又强调“再读一遍,找找感觉?”。开始有学生响应了:“这一段是景色描写”,“这一段写出了春天的美丽”,“这一段景色描写起着烘托作用,引出了刘老师。”“风筝是春天的景物,刘老师喜欢放风筝,所以描写春天的景色。”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张扬着心灵的感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便趁势又出了一问:“难道这仅仅是写景物吗?还暗示了什么没有?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刘老师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教室里又响起了理性的声音:“春天是美好的,刘老师的生活也是美好的。”“暗示了刘老师像春天般的阳光、灿烂、美好!”真是说的太好了!原来学生的思想并不是应试下的机器,也并不是老师问题下的木偶。他们是活生生的有思维的人。只要正确引导,他们的创造火花是永远闪烁着的,他们的心灵是善良的,善良的一尘不染,真情实意,又何须任何修饰呢?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吗?挖掘文本,层出善意,共享喜悦,又何乐而不为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其实,真实的生活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自由表达说真话,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把这一理念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并生根﹑发芽﹑成长。向“生活”学习!为孩子们的快乐习作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陈素芳.浅谈如何运用生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6,000(002):265-266.